中国企业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穆里尼奥。他们以个人风格绑架了企业可延续的发展。穆里尼奥式人物在则兴,离则衰,企业何时走出这个怪圈?
上个月,在有“魔鸟“之称的穆里尼奥指导下,皇马以1-0击败不可一世的巴萨,夺得国王杯。它又一次显现了“魔鸟悖论”:穆里尼奥总是带来冠军,留下失败。从2004年波尔图欧冠冠军开始,到2005、2006年切尔西成为英超冠军,2009年国米意甲冠军,2010国米意甲冠军、欧冠冠军,魔鸟每次离开,他执教的球队就无法继续其在任时期的辉煌。穆里尼奥成为能令前东家后悔的名帅。但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也同样造成离职前后球队表现的严重断裂。在竞技娱乐行业中,新老明星交替登场给观众带来出乎意料的新鲜感,不是坏事。但若是在讲究长期投资和稳定回报的生产企业,穆里尼奥既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更算不上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企业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穆里尼奥。他们以个人风格绑架了企业可延续的发展。。
领导力大师本尼斯(Warren Bennis)曾经总结道,领导者做对的事情,管理者把事情做对。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可以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但目标是为了催化一种健康、有意义的团队风格和组织文化。领导者以个人的远见卓识带领企业上路,但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应该依赖领导者时时刻刻指引“正确” 的方向。惠普的前任总裁赫德是“用组织文化”管理的典范。他继承了前任明星总裁留下的策略,建立了企业各个部门自我运营,自我组织的习性,推动团队领导,甘当隐性协调人。即使他因绯闻而离职,惠普照样延续发展。黯然离职本身成为他建立组织文化和团队领导的成功佐证。在动荡的环境中,组织文化和团队领导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两项重要的保障。
除了做对的事情外,把 “接班”的事情做对是企业领导者应有的管理职责。在高管接班管理上,英特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从Gordon Moore、Andy Grove,到Craig Barrett和现在的Paul Otellini,英特尔建立了系统的选贤任能的内部传承文化。每一代领导人把培养下一代领导人作为自己必须执行的管理任务。当被问起为何其他企业接班过程中总有前后任之间自我情结冲突,而英特尔却能代代相传时,回答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培养下一代领导人也自然成为自觉的行为。把接班的事情做对不一定就是要扶上马,再送一程。斯宾塞(Spencer Stuart)研究了标普500家企业后发现:由董事转总裁的模式表现最好;招募外部人进企业,培养1-2年做总裁的模式表现最差;市场稳定时,内部人转做总裁表现最好;危机情形下,招募外部人做总裁表现最好。培养接班人应该是企业领导最后一项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但它需要从很久以前就开始。
穆里尼奥是天才。他有超凡的能力激活队员的潜能,让寻常表现的集体迅速转变成为异常表现的载体。但他这位天才却没有“天分”。天分是一种可以传承,能够发扬光大的能力。天分的魅力在拥有人离开后才会展现。领导人的天才可以在其现任业绩表现中就显现出来。领导人的天分则是在优秀的继任者业绩中体现。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一些董事长具备典型的“穆里尼奥”风格。企业因他们到来而兴,随他们离开而衰。许多董事长十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因为他们享受作为“魔鸟”的个人魅力,不愿意做轮流先行的“领头大雁”。
本文摘自: 终级管理网(http://www.ulmg.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ulmg.net/article-6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