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拉灯”了:Turn off了,但互联网上却发生了诸多事情。
1. 发现机制。本拉登最终隐藏在巴基斯坦一个叫做Abottabad的小镇里,这个小镇有很多开着本田车、使用各种有线、无线电话和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唯独有一个宅子是连最基本的通讯网络都没有的。据传本拉登出于安全的考虑,决定所有的通讯都通过非技术的方式进行——让自己信任的联络员传递消息;结果这个价值100万美元的宅子居然没有任何通讯网络,反而引起了美军的注意。
2. 传播机制。在传统媒体获知拉登死讯之前,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办公室主管基斯·伍巴恩已在10时25分Twitter中写道:“一个有声望的人告诉我,他们把本·拉登干掉了。”用户在Twitter上发出的消息高达每秒钟4000条,创下Twitter历史上第二或第三高的水平。Google Trends(谷歌趋势)将关键词“奥萨马·本·拉登死亡”的等级定为“火山爆发式的”,即热门话题的最高等级。
3. 流量机制。当天晚上11点,全球流量达到了一个每分钟411.8万PV的高峰。幸运的事情是,本次奥巴马的公告是在美国时间快到午夜的时候发布的。如果是上午或下午发布,那么峰值肯定会远远超过411.8万PV/分钟,宕机的网站会更多。
4. 域名大热。消息播出后几个小时时间里含有“乌萨马”、“拉等”、“死了”、“击毙”等字样的2000个跟他的死有关的新域名就被建立起来。部分域名在eBay和Sedo网站上,有关拉丹之死的域名最高要价达2100万美元,最便宜的“本·拉登新闻” 也要99美分。以战俘缩写短域名POW.com也以75,000美金的高价交易。
5. 安全事件。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警告称,如果收到一封声称里面附有本·拉登死亡照片或视频的邮件,电脑用户千万不要打开,该邮件或许包含一种可以盗取个人信息。紧接着,拉登遗嘱的曝光又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该病毒主要通过IM聊天软件、网页、邮件和文档等渠道传播,以窃取用户的网游、网银等账号密码信息为目的。同时该木马还具备超强传播能力,会向该电脑所有邮件联系人发送垃圾邮件。
6. 娱乐。拉登侄女再度走红网络被称美女炸弹,拉登再次"现声网络" 警告美国"别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