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出版


            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出版

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月版,195千字。



    原来为各章搜集了较多的图片,但送交出版社后被告知,外国人马克思、列宁的图片可以刊用,但中国领导人的图片使用要送审,程序比较复杂,于是删掉了中国领导人的所有图片,只保留了毛泽东、刘少奇的标准像。下面是我选取的几张没有刊出来的江泽民、胡锦涛的早期照片。

 



   



              写在前面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历经四个国际(国际工人协会、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共产国际、第四共产国际),分支流派很多;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发生过无数的争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派别所阐述的关于对新闻和其他传播活动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果从研究角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较难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加以研究,即使以我党关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序列来研究,不同时期的情境和文化氛围形成的思想认识,差异仍然过大。

作为让当代大学本科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材,需要简略而相对明确,不宜把国际共运历史上无数的争论展现开来。因而,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以及后来对中国共产党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列宁的新闻观作为前一部分的重点阐述对象,随后即过渡到中国毛泽东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新闻观,以正面阐释为主,只在必要的地方对重大失误做点到为止的说明。

鉴于新生代的大学生对颇为遥远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较为陌生,本书特意设置了介绍他们生平和政治活动、学术活动、新闻工作经历的章节。毛泽东以来的历届中国党的主要领导人,由于我们较为熟悉,只有很简单的生平介绍,随即进入论述主题。

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处于读图时代,本书精心挑选了118张图片,其中半数以上是不常见的,便于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人物有感性的认识。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李雪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梁雨晨协助我核对了本书三分之二的引文。                                           

            目录

写在前面

绪章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一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

一、马克思的家庭和早期新闻活动

二、恩格斯的家庭和早期新闻活动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活动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交往”观念

一、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精神交往”

三、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

第三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交往革命

一、电报:“物化的知识力量”

二、交往革命:“用时间消灭空间”

三、马克思预见未来是信息社会

第四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新闻和新闻政策

一、“报刊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二、对“新闻”的思考

三、关于报刊的思考

四、关于新闻政策的思考

五、党报思想

第五章  列宁的生平和党报活动

一、列宁的家庭和他早期的政治宣传活动

二、列宁的政治活动及学术研究

三、列宁的党报党刊活动

四、影响列宁党报思想的国内外环境

第六章 列宁论出版物的党性和党内思想交流

一、列宁提出“出版物党性”的背景

二、“党性”的内涵

三、“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内涵

四、通过党章保障党内少数意见的流通

五、“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

六、“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七、列宁倡导的党内争论专刊制度

第七章 列宁论社会主义新闻政策与苏维埃传媒

一、列宁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基本思想

二、列宁关于新闻出版自由“摆脱资本”的论述与实践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实行的新闻出版政策

四、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的基本思想:始终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五、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背景下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

六、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新闻观

七、列宁论广播、电影

第八章 毛泽东的党报理论

一、毛泽东早期新闻观的视角——“傍着活事件来讨论”

二、毛泽东党报理论的形成和内容

三、建国以后毛泽东党报理论的发展和失误

第九章 毛泽东的新闻观、宣传观和舆论观

一、毛泽东论新闻、新闻业和新闻政策

二、毛泽东论宣传

三、毛泽东论“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

第十章 刘少奇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

一、“桥梁”、“导线”:党的传媒作用的比喻

二、记者的一项任务:考察党的政策

三、党的媒体如何正确把握党的政策

四、关于新闻的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和坚持立场

五、关于改进社会主义新闻业的系统思考

六、刘少奇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第十一章  邓小平务实的新闻和宣传观

一、早期的宣传观:贯彻毛泽东的宣传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观: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三、新时期务实的宣传思想

第十二章 江泽民的新闻观

一、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的新闻观

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第十三章 胡锦涛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一、“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四、“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五、“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外宣舆论力量”

六、改革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

  七、自主创新地发展信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