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陈秀云著《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出版
陈力丹、陈秀云著《写给中学生的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151千字。
关于本书被删节的部分,请看本博客的专文。
写在前面
新闻帮助你长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家都知道这副著名的对子,我们天天上学读书,倒是符合前半句,但是后半句,如果只关心书本的话,恐怕是做不到的。“事事关心”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去看新闻,新闻为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创造了条件。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这孩子,我们也没教他说这话啊,他怎么会了?我们也没教他这样做啊,他怎么就会做了?其实,忽略了家里还有另一个老朋友,电视。小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和电视见面,稍大一些,很容易就学会了上网,有了相当的阅读能力后,还可能读报看杂志,在与各种传媒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许多新鲜事,包括父母、老师没有教过的东西。我们每天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相互之间说什么啊?其中一部分便是传媒传播的国内外新闻。于是,我们知道非洲还有那么多挨饿的孩子,在西亚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打来打去,在美国发生了“9•11”突袭事件,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地区被洪水淹了,也知道了歌王麦克尔•杰克逊逝世的消息,还知道了汶川和玉树的地震和舟曲的泥石流……通过传媒,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五官不可能直接接触到的许许多多事情。
看到非洲难民,你可能感到难过,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生活在这样恶劣环境中的人们;看到那些不停地打来打去甚至采取自杀式恐怖袭击的人们,你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不知道人为什么可以连命也不要;看到台风灾难和那么多积极行动起来的人们,你可能一面想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一面想,在困难面前,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当然,你也可能一时什么也没想,但是,你知道了这些事后,当同学们谈起时,你可能有更多的想法。
新闻就是这样使你受到影响,让你慢慢长大,让你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密切相关,你是社会的一员,因此,你要承担社会一份子的责任。
当然,通过看新闻,你可能知道了外国的一些大富翁声明说不把遗产留给子女,要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你看到外国学生在读书期间都在做义工或者打工自己赚学费,于是你知道原来当自己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时候,伸手向父母要钱是不光彩的;你看到美国一个7岁的柠檬水女孩尝试创业在街头被美国“城管”提出检查许可证,也许想到了中国城管的形象;你看到一个美国拾荒妇女,从市政府丢弃的工资单上发现本地官员的工资超出国家规定20倍而举起抗议的标语牌,也许会想到我们是否有权查一查中国官员的工资呢?当获悉美国政府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给她打电话,为政府的管理不善和她的热心监督表示歉意和感谢,并送上耽误她拾荒时间的补助费200美元的时候,你做何感想呢?是这位拾荒妇和美国中央政府都表现了责任感,还是在作秀?
传媒上的信息,不但让你了解到别人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还让你知道如何去协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小到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大到个人、团体与社会的关系。当你看到传媒发表了胡锦涛的讲话或温家宝视察活动的报道,这些内容会有一种传播效应,即传媒是在建立或协调中央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传媒刊播广告,除了传媒的赢利目的外,客观上是在建立和调整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传媒,尽管刊播的内容有所差异,但都有这样一种客观的传播效应:使社会各部分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地调整和建立相应的关系。
当你通过传媒提供的众多新闻认识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就是在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己,这也就是一个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库利所说的自我和他人的关系,通过传媒新闻,你不断地协调着与他人的关系,使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使周围的人接纳你,同时,你也能够通过新闻,像照镜子一样发现新的自己。
目录
写在前面
新闻帮助你长大
一、什么是新闻
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2.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
3. 传播时效是新闻的生命
4. 新闻、宣传不是一回事
5. 不能因为感人而把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新闻
新闻人的故事:
中国学术新闻学的开创者——徐宝璜
二、只有很少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 抓住很大的事情不会错
2. 抓住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3. 事实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越近越有新闻价值
4.与人情感相关的事实都有新闻价值
5. 人咬狗才是新闻?
6.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会被打折扣(此节被删除)
新闻人的故事:
“报界奇才”——黄远生
三、新闻的真与假
1. 新闻的“真”
2. 新闻的“假”
3.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4. 学会识别假新闻
新闻人的故事:
铁肩辣手——邵飘萍
四、客观:新闻从业的基本准则
1. 市场催生了新闻要客观的理念
2. 客观要求“我”从新闻中走开
3. 新闻朝着“客观”无限接近
4. 新闻做到完全客观很难
新闻人的故事:
20世纪记者的代表——沃尔特·李普曼
五、怎么写新闻
1. 新闻的体裁
2. 新闻的要素
3. 新闻的“软”与“硬”
4. 消息的基本结构
5. 怎样写好新闻通讯
6. 核实事实
新闻人的故事:
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记者——范长江
六、传媒是个什么样的行业
1. 传媒作为社会行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2. 监测环境:传媒的基本职责
3. 记者的职业意识和专业素养
4. 不合格的新闻人
5. 新闻受众也能参与新闻的制作
6. 传媒是怎么生存的?
新闻人的故事: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记者——赵敏恒
七、新闻传播中的“把关”
1. 新闻业务流程中的自然“把关”
2. 强制的“关卡”——新闻管控
新闻人的故事:
大人物无法说“不”的记者——法拉奇
结束语
新闻是窗口不是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