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探索尼泊尔之:原始的交通条件与花哨的车身文化


    经过几天的跋涉,永源a380车队终于翻过了喜马拉雅群山进入尼泊尔境内。一座友谊桥把两个被自然天险隔断的两个国家连接在一起——事实上从古至今这两个文明古国的交流就从来没有被隔断过,西藏的佛教建筑甚至很大程度上受到尼泊尔风格的影响。我们的行程安排前几天看不到太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点,目前我只能整理当地的一些见闻和感受,今天就先说说交通。

 

    从第一天进入尼泊尔境内换上当地的司机起,我们就对尼泊尔境内的交通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边境到加德满都一段“刚刚维修过”的山路说起,狭窄的山路中每次错车的时候都需要双方司机尽最大努力避让才勉强通过,而路上的碎石,大坑就散布在那里再没人管了。尼泊尔的司机似乎都是开赛车出身,整个驾驶过程就是在油门到底和刹车到底间切换着,刚开始同行的朋友还在悄悄说他们怎么都4000转换挡,后来就不吭声四处找安全带去了——司机熟悉了a380的油离配合后已经改成6000转换挡了。

 
进入尼泊尔境内,一下子就开始堵车了



友谊桥对面就是尼泊尔了

尼泊尔境内刚维修完工的国道

国道

远看国道



赛车手一样的当地司机



黄昏拍得不清, 进城前的高速路上各种车辆混行

加油站通常只有一把油枪

豪华改装音响    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类似,尼泊尔城市中的摩托车和行人非常多,但及时是在首都加德满都,大部分街道都没有明显的交通路牌,加上那里的山谷地形,城市内的交通对自驾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即使是在工作日上班时间,城市里永远都是堵成一团,导游介绍说这里人口过于密集,又是私有制社会土地都属于个人而且是永久性的,拆迁成本太高政府很穷实在无能为力进行大规模改建。习惯成自然,大家已经习惯了街道的拥堵,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几天来在尼泊尔境内很少看到豪华车,别说宝马奔驰了,就连大众、奥迪都少见。几乎所有的卡车、客车都是塔塔的,城市里的出租基本都是奥拓和kia的小车,在这样的城市里,车身越小越灵活确实非常适合,国内的永源、奇瑞、吉利、长城在当地绝对算是豪华车了,这些品牌在当地也都有专卖店,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中国品牌”都将在当地获得大发展。相比满街的塔塔而言,我们的汽车配置确实有些过剩:从这些天关注当地乘用车的使用状况看,不用说abs、ebd、gps这些花哨的配置,基本配置的安全带、气囊是根本用不上的,反光镜也几乎可以忽略,甚至连车门都是多余的,很多新卡车司机都拆掉了车门开车,估计是因为从来不开空调的缘故吧,在这样炎热的地区只能加强通风了。

 

车门仿佛是多余的,开车大部分司机不关车门

    当地的加油站简陋陈旧的惊人,和这个国家的建筑一样仿佛都是在几十年大批建设了一批然后就被施了魔咒一样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年代,真不知道这几十年来他们都在做什么。同样简陋陈旧的还有很多相关设施,国道两旁的休息站、租车公司都是这样,没有提及交通指示灯的原因是,这些天我就没见到过红绿灯,这里治安和交通基本都靠警察吼。如同越南的摩托车奇观,这里的人民也练就了一身平衡的绝技。很多大客车上都坐满了人,又一次我们见到一辆军车车顶也侧坐了两排士兵。在车辆不断急加速减速急转的情况下,满车顶的人没有任何固定设备就可以随着车辆同频率摆动而不掉下来,那真是一种奇观。

 

    尼泊尔的车身装饰文化可以说是一大亮点,每辆车尾都是他们展示自己心情的公告牌。我拍了不少车尾的图,在网络前面、微博出现前这样的汽车文化在尼泊尔已经早已存在。最为花哨的是当地的油罐车,估计是危险车辆的原因吧,油罐车上通常印满了各种神灵和祈祷符号,加上各种霓虹灯和挂件,夜晚看上去就是一个移动的杂货铺。我只拍到了一个简装的油罐车,过几天如果看到了再补上。

 

    尼泊尔整个国家都是处于山谷地带,最好的“国道”上跑着的都是平均时速20的塔塔货车。曾看到一辆卡车上的车贴主题是“当心,本车最高时速50”,在他们看来,时速50大概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在这样的山路上,平均时速可达30的旅游车辆当然需要不断超车,在这里我们看到非常文明的一幕:尼泊尔的国道弯路非常多几乎很难看到几百米外的情况,每到这时只要后车鸣笛示意前车就会替后面的车辆观望,如果不能超车就会打左转向灯示意(尼泊尔汽车是左侧行驶),如果可以超车则会伸手示意可以超车(大部分塔塔卡车都是开着门的!因为没空调太热,而且20km的时速不用担心掉下来)。看来司机们在这样的山路环境下已经形成了默契,难怪这些天来我们没有见到过一起交通事故。

 

车顶人多却不会颠下来

    来之前就有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到尼泊尔自驾旅行,大家最关心的是过关手续。的确近年来自驾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方式,轻松自由、高效快捷都是自驾车的好处。然而这几天的见闻让我深刻感受到在尼泊尔自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越南、老挝等地自驾旅行时我们的顾虑还只是道路狭窄、市区内摩托车太多,而在尼泊尔境内情况就更复杂了。

 

    首先是个人车辆很难过关,国内的车都是右侧行驶,驾驶员居左。而尼泊尔则是英联邦的规则全部是右舵车,按照法规中国的左舵车是不可以上路的,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中国的车辆是不可以过境的,及时很多人可以通过海关的朋友协助办下来手续,到了尼泊尔境内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人员陪同随时都可能被路上的巡逻交警甚至军警部队拦截,那时候麻烦就大了。我们这次a380车队的车辆是专门为尼泊尔当地生产的右舵车型,车辆到达尼泊尔后交接给当地的永源经销商,这也是我们这次能全程自驾的原因,而在当地由政府部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和当地司机驾车,也是能顺利完成行程的重要保障。

 

    在尼泊尔境内可以租车,但这仍然不是个好选择。尼泊尔境内由干线国道连接着几个大城市,这些国道的状况顶多类似于国内早年的县级道,还不如近年来的村村通工程。行驶在这样的过道上,时速平均只能在30KM左右,200KM的距离走7、8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而一旦进了城市狭窄的街道上各种车辆抢行严重,面对突发情况开惯左舵车的朋友很难在第一时间条件反射的选择正确的避让方式,一旦发生事故估计整个行程都要受到影响,这个几率大的惊人,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车辆和行人,还有那些街头随地晒太阳的狗、启动速度惊人的羊还有呆头呆脑从不避让的鸡。我们的A380就曾在进城的路上撞到一只从草丛中冲出来的一只羊,当地司机与羊主签了一个字,貌似就可以由保险公司去解决了,如果是我们遇到类似情况,估计找到可以沟通的人办完手续起码就要花上一天时间。

 

    尼泊尔至今仍然时有武装冲突,沿途车辆不断要接受交管、路政、军队的检查,他们要的材料还不一样,并且大部分不懂英语:除非你有当地政府颁发的特别通行证,否则自驾中的麻烦远远不是想象得到的。

 

    所以,短期内我劝热衷自驾的朋友们还是选择乘坐当地的旅游车吧,这也是绝大多数游客的选择。无论似乎跟团还是自助,自驾在短时间内在尼泊尔都不是个好选择。

 


混乱的街头交通,靠左通行

拥挤的首都街道



塔塔货车都很花哨


花哨的油罐车

这边的车顶大部分装有行李架,便于载货

下面是各种车身口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