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教育部曾经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必须开展健康教育。以前也早就有所耳闻某某地方中小学要开始大搞性教育,可是正在中小学性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人类性学”研三学生彭某却是屡屡被各个学校以不开设相关课程为由拒之门外。一方面是中小学性教育缺失,学校纷纷开展教育计划;另一方面是“性学”硕士求职屡碰壁,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我不禁怀疑,是性教育只是空头支票吗?还是高等教育真的出了问题?
狭隘思想折断了性学人才的职业钥匙
众所皆知,中小学生处在身体的发育生长期,尤其中学生,性发育主要就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需要对自己身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需要有人进行正面的引导,性教育虽不涉及考试与升学,但是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们面对身体的变化无以咨询,只能自己探索,而网络上却随处可见黄色信息,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指引,年轻人自我把持能力又低,青少年犯罪一再被亮红灯。试想,一个心理缺乏健康的学生,又怎么能打理好自己的学业。
中小学设立性学课程,乃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听到了各个学校响应的声音。可是性学硕士找不到工作,体现的却是整个社会教育的悲哀。中国的文化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明知道问题存在了,明知道该解决了,可是解决方案来了,却始终不肯实行。性学硕士求职无门折射的正是整个中国性学教育的封闭与落后。社会需要专业性学人才,而专业的人才却无法为社会服务,矛盾的源头正是因为思想狭隘。要改变性教育封闭落后的现况,首先就得端正性观念。拥有了积极合理健康的性认识,才能真正打开性教育的大门。彼时,性学专业这类人才就可以学以致用,为社会的正解性教育出一份力。
学校对待性教育的行动关闭了就业之门
本来,在这种供需缺口大的背景下,性学专业硕士如果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情。因为近年来,从教育部门官员到教育专家,都指出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感觉上,我国中小学性教育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国教育系统之大,不可能容不下三两个性学专业毕业生。
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总体看来,各类学校大致有三种态度、三种做法。一种是传统做法,简单地说,就是“堵”,基本原则是禁止学生接触任何“不健康”信息,以及禁止男女同学间正常交往。第二种是“只做不说”法,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大学里安装自动售套机。第三种是“蜻蜓点水”法,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请专家在学生中开设一两次讲座、看一两次录像、举办一两次社团活动,过后,便不再提及。虽然在性教育专家眼里还远远不够,但客观而言,这已经是性教育所能做到的“极致”了。可以说,在她没走进职场前,目前的学校性教育形势,就已经注定了她在学校求职的命运。
宽容对待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和推动进步
性,这个提起来让人难以启齿的字眼在当今开放的21世纪中国仍然受到重重禁锢,谈性色变、望而生畏依然是大多数人对这一话题恒久不变的第一反应。眼下,人类性学女研究生的就业困境更是硬生生地切身感受了这一现状。也许国家对于性教育的呼唤是情真意切的,也许各个学校面对青少年性犯罪问题的解决态度也是认真的,但是思想上的狭隘和执行上的保守,使得性教育在中国社会中依然无法正常开展,这类的人才也必然要埋没。要真正解决性学专业就业难和性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应该从骨子里放开对性学的认识,用宽容、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加大各种途径的宣传力度,让性学专业光明正大的走入人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达到尊重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