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硕士刷油漆的十大可能原因


:“三八”妇女节过去一天了,才看到从河南老家传来的一则妇女新闻:现年33岁苏姑娘(我不知道算不算可以过节的“妇女”),北大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北漂多年后被迫回到南阳老家做油漆工。第一眼看到这则“新闻”觉得很没劲,因为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之类的报道早已成为俗套的“旧闻”,但之所以还能引来那么一大堆口水、眼球和字码,或许是因为在特殊的“节日”将“剩女”、“北大”、“环境”和“油漆”这些“有色词汇”奇妙组合的效应吧。对诸如此类的事我实在没有能力判断是非曲直,于是采取非科学的揣测假设胡说法,将这则“有色新闻”的主人公所临情景的可能原因做个简单罗列,以供博友反思感悟,雅俗共赏。

 

1.苏姑娘从河大到北大,33岁北漂南荡还不嫁,属于个人私事个案孤例,与北大、环境、专业、教育和社会无关(从新闻报道看,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概率不是很大)

2.苏姑娘从河大到北大,本身就属于一种“学历刷漆”行为(这在近年来中国一流大学校园司空见惯:应试难度及生源“质量”呈阶梯式分布,本科生源最优、应试最难,研究生源及应试难度逐级降低,高考进不了北大清华,可以通过考研究生进来,结果就如同往山石上刷漆搞绿化一样,牌子不响亮的低端本科毕业生通过考研究生“洗文凭”,如果是这样,33岁女硕士去当油漆工那真可谓“名副其实”、“学有所用”!)

3.北大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专业与“环境学科”无关或不太相关,纯粹是挂“环境”羊头卖“历史地理”狗肉,将我们苏小姐给忽悠了(这样揣测同行似乎有些不厚道,但凭借数十年大学从业经验,这种可能性发生频度小不了!)

4.北大优质教育与就业赚钱无关,尤其不鼓励、不适合农村女孩子来上(其“优质”和“无关”有两种可能:一是“绅士博雅”意义上的,这与“土著妇女”挣钱吃饭自然无关;二是“高分低能”意义上的,苏女生可以“应试”来上,但不保你到社会上能够从业而就、从人而嫁!)

5.我们的大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外语学校,但不是谁都可以学了外语出得了国、见到洋人吃洋饭的(苏黎杰的油漆工报名材料显示:20057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英语六级、法语初级。

6.中国学历应试教育与中国社会经济需求错位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绿色经济发展由于太前沿、太超前,相对于中国当今工业化现实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错觉或泡沫,社会需要的是只干活无需说话的油漆工,而我们却劳民伤财地制造了一大群只会说不会练的(女)硕士、(女)博士(我们的教育大师和官员看到:只是学了一肚子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的33岁大女硕士,老胳膊老腿笨手笨脚地去干应该由20左右年轻力壮小伙子干的刷油漆活计,该是一种怎样的尴尬窘态?)

7.我们的教育不仅与“成才”关联不大,而且与“成人”毫无关系媒体报道苏黎杰“逃离京城”缘于“就业屡受挫”,回家歇息一年后,在母亲的催促下,她才找了个这营生。苏黎杰说:“……我感觉在北京活得挺艰难,周围的事情太复杂……我认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我们的教育真是误人子弟,一个33岁的姑娘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白白地浪费在应试教育上,结果绕了一大圈才如梦方醒般明白了这么直白朴素的“做人之道”,真是可悲可叹!)

8.千里马靠伯乐,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要靠“贵人”帮忙,中国社会自古至今都是这样,今天的最大贵人或许就是有“爱心”、能够慧眼识新闻的媒体记者新闻一出,连当地的市长都坐不住了,并公开表示,“苏黎杰有她自己的特定情况,愿意尝试做技术工人,我们理解。她如果愿意到符合自己专业的环境中来,我们依然欢迎。”苏有何“特殊情况”?一个三十大几的名牌大学高学历“剩女”,北漂多年没人理睬,回到南阳在家“啃老”不招人待见,万般无奈情况下去当油漆工,是一时冲动还是刻意为之,借媒体炒作找出路?这对于“见多识广”、通过看报纸广告找到油漆工职位的北大女硕士来说,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9.上大学,包括上名牌重点大学,与人生幸福、成功不是单调相关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关系有评论说得好:这则消息如果放在美国,可能一点波澜都没有,民众会平静得就像我们看到“官二代”大学刚毕业就当上副局长一样正常。因为在美国佬看来,在农庄种菜与当总统没有那么大反差,总统退休穿上蓝色牛仔裤去盖房也很正常,哈佛大学去做修理工就更不是什么稀奇事了!我们祷告期盼着这种可能性在中国早些成为现实)

      10.中国新生代就业,早已经与学历没有什么关系,而依然沿袭故国优良传统,主要取决于老爸是谁如果苏姑娘是前些年在网上写真视频中那位自称“本小姐是高干家庭出身”、“最瞧不起哪些没有钱没有车还好意思请本小姐吃饭的男人”……那般有气魄的大家闺秀,估计就不会落到去刷油漆那么“可怜”的下场了吧?!……

 

新闻背景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878a01017nql.html) - 北大女硕士油漆工?_石述思_新浪博客3月8日河大网-河大报报道,北大女硕士苏黎杰,就业屡受挫,最终放弃京城,在河南南阳当上油漆工。在南阳某装饰职业培训学校,记者见到了从河南大学本科毕业、在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的苏黎杰,一身迷彩服,一副旧式眼镜,一绺挂着绿漆的刘海儿,一把油漆刷子,夹在一群穿着迷彩服的男女中间,稍显笨拙地在篮球架上刷油漆。据了解,苏黎杰在北大环境学院读的是历史地理专业,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在北京宗教学院教过政治和英语课程,毕业后参加了许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策划、会展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