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为何不能从良


 

这几日很消停,大人会一召开,满大街都是好消息,坏消息都自觉的躲起来了。我是一个擅长写坏消息的人,所以这几日给自己放假了,啥都不写,其实这感觉挺好了。每年的春风三月,我们都生活在意淫的幸福中,时间久了,假的也有了几分真的感觉。

 

在意淫的春风里,很多人和往年一样相信未来一定会很幸福。牵扯到房价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今年房价会下降。大家的理由很坚定,说北京要修建10万套保障住房,有了保障住房大家不买房,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房价不就要降吗?

 

这个逻辑倒也没有错,确实那么多保障住房,对市场肯定有冲击啊。但大人会上,这样一则消息不妨好好思考一下:清华大学将向教师分房1000套,并拟再建5000套!好大的气魄!好阔的腰包!给人的印象:清华不但有名,而且有钱,还肯为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花钱,并且能够大把的花,公开的花,花上“两会”的新闻榜!

 

试问一下,清华的这6000套房子属于什么范畴,应该是保障房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未来的10万套,清华就占据了5%。大家不要忘了,清华教师闻到了福音,清华以外的教师也闻到了福音,类似清华的高校在北京太多了,不说别的单位,仅高校这一块,就能把这10万套保障住房吞下。

 

高校恢复福利分房口子一开,其他行业也将竞相加入,有好肉谁不愿意吃啊。政府部门,科技、文化、卫生系统等事业单位,供电、通讯、交通、铁道、盐务、烟草等等具有行业垄断职能的部门和单位,那个不垂涎三尺啊。这年头,分房就意味分发福利啊。这保障住房到底保障谁啊?

 

我国住房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哪里?在很多低收入家庭,他们中的一部分现在还没有自己的住宅,一部分虽有住宅但十分简陋,人均居住面积很小,有的几代人共住一屋。这是我国社会的一大不稳定因素,也是一大民生问题,是我们理应关注的重点。

 

我没有专门去清华大学调研,此类情况不知是否存在,但根据我在其他院校的了解,教职员工,尤其是教师的住房情况比全社会的平均状况要好,即使有极个别特殊情况,也只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绝不需要几千套的数字,要么就不排除搭车建房的嫌疑了。

 

清华大学将向教师分房1000套并再建5000套的底气很足,且正值“两会”召开期间,我不知道此中有没有管理层借此要传达某种政策信号的意图,但我以为,即使国家的住房政策有变,按照我国的行政惯例,也应该先有“红头文件”否则仅凭身板硬喉咙大自作主张,那别的部门行业如何是好?能照葫芦画瓢吗?有钱好说,没钱的单位咋办?房改政策咋办?

 

保障房绝对不能沦陷为特权房,否则就是历史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