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因教育而消失


来京学习,入住某知名高校。早饭后散步,整个校园出奇的安静,除了一些老人在锻炼外,看不到有多少行人。据介绍该校有6000余学生,校园面积不大,快到八点半仍难见学生踪影,学生都到哪里去了?正纳闷时,同事提醒我,今天是星期六。许多大学生在休息天睡懒觉我是知道的,但在这样有影响的大学也出现这样的情况,着实让我不胜唏嘘。

当我们绕过一幢大楼,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在一教学楼的门口挤满了小学生和一群群的大人。走近一看,原来孩子们是来学英语的,大人是他们的家长。我抬头望去,更多的小学生和陪同他们的家长正从校大门不断涌入。小学生的脸上没有疲倦,有的是坚定和自信。

住在远处的小学生起早赶来大学学习英语,住在大学的大学生集体睡懒觉;该玩耍的小学生起早贪黑发奋读书,该拼搏的大学生好吃懒做无节制休息。是什么原因让今天的教育变得如此扭曲和滑稽?是什么原因导致民族振兴的责任只能由小学生来承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也许可以寻找到不同的原因。在我看来,最主要的还是小学生心怀梦想而大学生已不再有梦。小学生一定很想多睡一会儿,起床时一定非常痛苦,但当他想到英语学好了,就可以出国留学了,就可以周游世界了,这时候,就会有无穷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无比的坚定和坚强。而一个不再有梦想而且在许多时候也不允许有梦想的大学生,自然不可能有对明天责任的担当。

按理讲,大学生朝气蓬勃,血气方刚,对未来总是会有无限美好的憧憬,也会有做不完的白日梦。而且,我们的教育也总是以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为己任。奇怪的是今天的学生怎么越受教育会越没理想呢?这是一个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许多小学生的家长也许也像我一样搞不懂当今的教育为什么具有过滤人的梦想的功能,但他们一定懂得他们的孩子如果继续在国内接受教育,那么上大学时也会不起床,他们也一定懂得能够让孩子失去梦想的教育的可怕和危害。休息天起早送孩子去读书也是辛苦的,但面对死寂的大学校园一定更坚定了家长们不惜代价尽早送孩子出国的决心。

站在讲台上的大学教师,我不知道他们是因为对心存梦想的小学生有好感,还是因为对这样的辅导所带来的外快感兴趣,总是充满激情。这又不禁让我有了一丝的喜悦:如果大学教师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时也能够保持同样的教育激情,那么大学生是否也能找回一些已经丢失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