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荣,你爸喊你回家吃饭
周瑟瑟
去年我写过一首不算短的诗,叫《永州――给茂哥与吴尚荣》,诗中重点写了旧文人柳宗元的贬谪之苦,永州山水之美,以及被我称之为“茂哥与吴尚荣”的幸福生活。柳宗元与永州因《捕蛇者说》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茂哥与吴荣尚”就要解释一下了。
茂哥就是永州的吴茂盛,现居于长沙的小说家,按当下文学代际的划分,应归于70后作家之列,我们叫他茂哥,但他却比我们要小两三岁,我们是指汤松波、洪烛、邱华栋、蒋一谈、周艺文、海啸等一帮诗人作家,一个顺口的妮称。至于吴尚荣是谁呢?他是一个10后,是茂哥的儿子。说来惭愧我至今还没见过这位吴公子。至于我诗中所描绘的“‘在辽阔的下午的永州’/――茂哥抱着吴尚荣/在永州城南/靠近桂林汤松波的方向撒尿/一只肥硕的卵泡在吴尚荣裤裆里挺立/然后在永州山水里又慢慢软下来/总不能一直竖着/竖着也挺累的,柳宗元也有睡觉的时候/他抱着永州的孤峰/胯下像杂技演员一样的树木疯狂生长”。吴公子胯下那“一只肥硕的卵泡”,其实我也没见过,只是我想像茂哥的公子整体上应是很大的。
茂哥与他的新娘子小莫,前年我们在桂林一起游玩了几天,茂哥与新婚不久的小莫总是当着我们接吻亲热与拥抱,我强烈感受到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是如此甜蜜,或许正是桂林山水的甜美,以及茂哥这位永州作家生命力的旺盛,从桂林游玩回来不久,他们就有了吴尚荣。那一年,是茂哥的转型之年,他由一个抒情诗人突然摇身一变为一个畅销书作家。
诗人是我们这一波人的一个身份标记。茂哥的文学事业起始于诗歌,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著名校园诗人,出尽了风头,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学生诗人之一,是我的小偶像。那个理想主义的年代,诗歌喂养了我们贫穷的青春,茂哥也因为诗歌而走南闯北,从湖南一所大学转战于辽宁文学院。那一年他与一帮诗人在武汉中转站,落脚于我在武汉东湖的临时居所,我喊来邱华栋、刘晖等人陪茂哥,我买来烧鸡与白酒,但我的碗筷少了,只能用茶壶盖当饭碗,一大帮人喝得东倒西歪。随后他们去了沈阳继续读书。我则留在了热火朝天的武汉,华栋随后去了北京。后来茂哥还从沈阳给我开了一空白介绍信帮我刻了一个公章,让我发了一点小财。
再见到茂哥是在北京。我在广州办了一阵杂志后到北大,而茂哥其时在中央党校里的《中国市场经济时报》任一周刊主编。我常去他那间康生当年的办公室找他玩。他那时已经完全社会化了,并且还染上了很大的牌瘾,他的报纸办的风生水起,那时他好像已经不写诗了,一个湖南文人在京城八面威风,他与政界、企业界人士过从甚密。这为他多年后成为一个官场小说作家打下了生活的基础。我敢说如果没有那几年在北京活色生香的复杂生活,就没有他后来的官场小说写作,正是那种天天酒肉朋友混在一起的生活造就了日后的小说家吴茂盛。
茂哥的酒量惊人,有时他请企业家与政界人士喝酒也把我叫上。有一次他把我的头死死按在靠背椅子上,然后动作麻利地在另一个现在已经是东北某市市长的兄弟的协助下,往我嘴里灌了半瓶白酒。他那几年赚了不少钱,可惜他爱上了赌博。他在北京的钱财好像都被赌输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突然从北京消失了,手机打不通了。那一年我在华栋家里还一起讨论过他的下落。华栋说最后见茂哥他还开了宝马车,后来就消失了。我与华栋还常念起他,我们想只要他不死,他必定在世界某一个地方花天酒地快活着呢,不必为他担心,此人生命力茂盛,永州自古产异蛇,出土匪强盗,茂哥不是等闲之辈。我还在打听他的行踪,不料有一天他从电话中又高声叫我的名字,叫我喝酒了。
这就是我们那种青春时代的贫穷哥们在过去岁月中的点滴往事。他背着一个包又来了,在酒桌上,他依然是那么高亢,喝酒不如从前了,好像身体喝坏了。他的名片上有三个公司,红光满面,肥头大耳,我问他为何突然消失了,他告诉我们他经过了一段情感的波折,他是一个有傲骨的湖南男人,他选择了从零开始,与过去一刀两断,当年他是带着悲壮与老娘一起离开北京的,车过黄河时,他把手机扔到了黄河里。他似乎是身无分文,但办了一场非典后的第一场电视晚会,他又翻回了老本。现在他又来与老朋友见面,他要写小说,他带来了一页纸的提纲,这正是日后催生了驻京办撤消政策的小说《驻京办》的提纲。当时他在华栋的引荐下与张小波的共和联动图书公司签订了出版合同,但最后不知什么原因又毁约了,他没有半年时间就写出了《驻京办》,我读了很兴奋,这写的不就是你茂哥在北京的生活么?很真实,很有官场现形记的味道,我其时正在帮我的好朋友周艺文的书香万卷图书公司组稿,于是顺理成章由周艺文出版了。此书一出,驻京办一片哗然,火爆了那一年的中国书市,卖了上百万册吧,盗版的就无法估算了,茂哥与艺文都赚发了。更要命的是有人居然要废了茂哥,因为他一部小说推动了中央对驻京办的清理与整顿。我读到上海媒体的报道中对此书的评论分析,准确地揭露了驻京办的种种问题,从而加速了驻京办的清理整顿,县级以下驻京办从此结束了其历史命运。
茂哥与我们可能都没想到,因为他一部小说而产生了那么大的社会影响。茂哥是一个有社会洞察力的作家,他现在生活在长沙。长沙是一个什么地方啊?我认为是一个写小说最好的城市,那里有全国一流的小说家何顿、王跃文、何立伟等人,而他们都是牌场高手,有最正宗的湘菜吃,吃了湘菜好写小说。茂哥从此一发不可收,《驻京办》红得发紫之后,他接着又推出了“办”系列之二《招生办》,同样爆得同类题材的冷门,畅销而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凭此他在去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一个差点被商场吞没的家伙又回到了文坛。我们牢不可破的友情从此更加牢不可破,他、汤松波、邱华栋、洪烛、周艺文与我,又集结在一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归来者诗丛”,一人一本,华栋离开《青年文学》的最后一个动作。从此诗坛多了一个“归来者诗群”。茂哥在他中产阶级生活中一方面扮演吴尚荣的慈父、小莫的爱人、公司老板,一方面开始了只有专业作家才有的出书生涯,似乎每年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速度,如果你到长沙你会在机场高速路上看到茂哥的长篇小说的大幅户外广告,作家打户外广告,茂哥这是全国首创啊。
关于茂哥这个人,我有很多要写,他是一个丰满的讲义气的朋友,他是一个精力过人的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他是一个抒情诗人,但他更是一个在社会上混得很开的商界高手,只是他不留恋商界罢了。我写下这些是想让吴尚荣长大后,能从我的记录里了解他的慈父。贪玩的吴尚荣,你爸喊你回家吃湘菜了。茂哥,你们吃的香,写的欢。
2011.3.16.北京树下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