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路段千疮百孔暴露城市管理短板


最牛路段千疮百孔暴露城市管理短板
 
改造中的济南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已临时贯通三个多月,然而车来车往的马路上却布满了各式井盖,面对着比以前又增加了的井盖,周围的居民纷纷呼吁,现在整条路看上去"千疮百孔",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前,应做好统筹规划,地下管道应对部门公用。(22日齐鲁网)
一个路口就有近50个井盖子,总长为5880米的文化东路、文化西路道路改造工程,全路段井盖竟然多达2392座,其中新建1740座,这种“马蜂窝”式马路,委实叫人触目惊心,尽管看上去很“牛”,却让人不仅后怕,而且心疼。
此前个别城市、路段窨井盖被盗或者损坏,留下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现象时有所闻,也出现个多个部门管不住一个窨井盖的情形,这密密麻麻布满井盖的文化路,管理只要稍有疏忽,就难免会“陷阱”连连,给路过车辆和行人构成安全威胁。
如今电力、供水、通信等城市公共服务越来越拓展、完善,窨井的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正如市民所言,像联通、网络,路灯与电力,污水与雨水等等,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共用一个管道?这样不只可以大幅减少管道、窨井数量,更可以节约一大笔资金投入。
当然,也许这些部门都不差钱,他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需要选择修建管道、窨井的权利,但毕竟城市是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理应综合安全、美观、效率等多重因素,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而不该是草台班子的锣鼓各打各,否则,既不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背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且会留下更多隐患,一旦这“马蜂窝”被捅破,道路安全是一个方面,出于管道维护对街道的开膛破肚将越来越频繁,可能给市民带来的不便不难想象。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济南的“最牛路段”,恰恰暴露出城市管理的短板,也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相关部门要多一些整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城市管理者更要多一些全局精神和协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