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该班班主任刘老师表示,陆陆的个案是目前小学阶段的孩子父教缺失的一个极端例子,“在我们群里,27名注册家长,除了这个孩子外,其他的都是妈妈。 ”
老师称教了孩子4年,没见过其父母
最早发现“陆陆家长”其实就是班级里的学生的是沙河口区绿波小学4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知道,孩子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老人年纪大了,上网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从发言的语气上,我觉得是孩子的可能性大。 ”
在怀疑被证实后,刘老师觉得挺心酸,一个在儿童时代最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渴望。“我教了他4年,从来没见过孩子的父母,据说妈妈一年能看孩子一次,而爸爸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很晚回家。 ”
孩子日常教育中,母亲参与度远高于父亲
记者发现,在除了刘老师、陆陆之外的26名注册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注册名以孩子的名字后缀“妈妈”为自己的注册名,剩余三分之一后缀为“家长”的,经过调查发现,也全部是孩子的妈妈。
刘老师认为,小学阶段孩子父教的缺失,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老师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妈妈的参与程度和时间都大于爸爸,这其实是一个问题。 ”
表现
父爱缺乏综合征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其力作《拯救男孩》中提到,父教缺失对男孩最常见的影响就是“父爱缺乏综合征”,患有此症的男孩主要特点有: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的还可能上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好使用暴力。
呼吁
爸爸们,回到孩子身边吧!
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80%的强奸犯的动机来源于无父家庭转移的愤怒。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
在父教缺失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特别是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专家呼吁,作为父亲的您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缺席”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都迫切地呼吁您回到孩子身边。
半岛晨报2011---3--24 首席记者辛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