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汽车销量猛增,都市交通拥堵······
——伴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大城市病的赫然显现,
似乎一下令我们陷入惊慌·····。其实这因果关系迟早到来,只是我们并没有准备好。
第十一届全国两会3月3-15日在北京召开。——它是未来国家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国家如何处理汽车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矛盾恶化和无法跳过的“死扣”,将会在接下来看到不同往日的决心和力度。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深远。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未来的5年走向将会如何呢?
从两会中的情况来看,政府暂还尚处“纠结”中····
国家发改委官员:“之所以最后批准北京这种限购方案,也是出于无奈。那么我们实际在两难中做平衡,一方面发展汽车工业,一方面不能限制汽车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客观情况还需要你限制,不限制就使北京更混乱·····”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不过,实施汽车“限购令”将给北京带来500至600亿元的消费缺口,急需通过其他消费方式填补缺口。”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已经出台的这些限购令中,各城市规定不同,说明很谨慎。各地的人口不同,人口的发展趋势不同,地价和房价不同;道路状况不同,所以很难建立一套统一的限车令和限购令。
两会大幕的拉开,汽车业代表仿佛“沉默是金”!面对今年全国“两会”,汽车业的大佬们与往年的激情亢奋状态明显有了变化——似乎更多喜欢静观。
对此,中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国内车市之前像打了鸡血似的,但在利好政策一一退场后,已慢慢地回归了常态,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处在转型期,还不适合提出太多的观点。”
——据他分析:2009年推出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几大目标已提前实现。在两会上,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发展、小排量政策、汽车召回规定等行业政策,及车主关注的限购、限行、拥堵等交通领域热点都会成为汽车业的重点话题。而现实是新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修改后的“车船税法草案”即将实施,蕴酿了多年的汽车“三包法”有望在2011年破冰····如此看来,接下来的一年中,汽车产业最需要的不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而是放慢步伐,如何进行自身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