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家用汽车》4月卷首语)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陈梓萱

“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中国人民有权利享受到这一文明带给我们的喜悦与幸福。”——张小虞

 

    三亚的海有一种蓝,可以让人舒畅和安宁。GL8尽管是一款商务用车,但在转身刹那,在点滴之间,我们仍可以感觉到一种别样的轻松,举目远眺,凭海临风,人们终于可以逃离都市。

    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我读了。从笔者进入新闻行业以来,白岩松一直是我所敬仰的一位新闻人。读他的《痛并快乐着》,他的《你幸福了吗?》我都可以感受到一点读书的幸福,却抽离不出自己幸福的过多凭据。于是,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按照白岩松的理解,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也许,我们应该去探寻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这就是一个传统的回归,还是一种对未来的寄情?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还是一种对幸福的追寻?我们无从寻找答案,我们知道,不管是左边与右边,它就在那里,静静地,如同我们灵魂的眼睛。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终于提到,国民的幸福感,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开端。突然想让人们都停下,问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幸福了吗?”可是,幸福又是什么?

专家说,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我们要说,幸福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按照我们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家庭,有了自己的汽车,这个家庭应该是幸福感多一些的。既可以扩大生活的半径,又可以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既可以便利,又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可是,偏偏人们都在质疑,这是一个悖论。因为,越来越多的买车、用车、修车、玩车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交着繁重的税,背负着复杂的手续,防备着无处不在的电子眼,拥堵在美丽的城市街道上,寻找着不可预知的停车位,应对着最见利忘义的保险公司,甚至现在连卖车的人也都愁云满面。如此,我们如何幸福?

    我们的编辑部也在寻找自己幸福的方向,我们也想为我们的读者寻找幸福的原因,让汽车带给人们的喜悦,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即将推出《家用汽车幸福指数调查》,欢迎广大读者参与,给我们寄信,给我们来电,给我们的官方微博加关注,同时也希望,这个调查可以让我们淡去一丝丝焦虑和忧伤,多一点清新与惬意,寻找回幸福的原来。

    “在我心深处,有一条翠绿的湖,我们在湖边散步,其实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内心寻找的幸福。”幸福本不艰难与复杂,在灾难不断降临的世界,在战火弥漫的时代,守住一份属于我们内心的宁静,体味着喧嚣之下的幸福,珍惜所有,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莫让幸福丢失,莫将幸福在我们自己手中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