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报道,姚国华了解到,中国很多儿科医生都建议小孩在冬天穿衣服,最好只比大人多一件,而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儿科医生的建议是孩子要比大人少穿一件。有过出国留学经验的夫妻俩胆子越来越大,给孩子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们在阳台上将孩子衣服全部脱了,孩子还是和平时一样,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除了锻炼儿子的抗寒能力,姚国华对药物的拒绝也非常坚决。又一次,一家三口从外地回来,儿子发烧超过了39度。因为生病,孩子不吃不喝,精神很差。当时也是冬天,为了补充水分,姚国华找了好久,在外面买回一个西瓜,给孩子吃了一些。当天晚上,他紧张得一夜没有睡,不过第二天早上起来,孩子退烧了,病也好了。 最“离谱”的一次是前年,儿子被医生诊断“高度疑似”手足口病。夫妻俩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惊慌失措,而是将孩子关在家里。几天后,孩子痊愈。对于姚国华的“育儿经”,湖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姜毅的第一反应是:“我非常支持他的做法。” 姜毅说,中国有句古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吃多了,穿多了,都会生病。从科学的角度说,人一生下来,自身是没有免疫能力的,只能在出生后慢慢增强。“反复地病毒和细菌感染,其实是对孩子免疫能力的一种刺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好事。在美国,孩子发烧一周,医生是肯定不会开任何药物的。因为发热这些现象都很正常,没必要紧张。”作为行医多年的儿科医生,姜毅对中国父母看待孩子感冒发烧的态度颇有感慨:“很多父母一来,就要求医生给打针。如果不打,他们还有意见,殊不知这其实是在间接伤害孩子的身体。”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姜毅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一般发烧是不会伤害到孩子大脑的,只是发烧时伴随的一些病变,如脑膜炎等,会伤害孩子。” 姜毅评价姚国华的举动说:“其实,他也不是蛮干。仔细观察,他们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办事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将孩子脱光。所以,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但不能操之过急。”
对于姚老师的做法,我感到理解,但不主张所有的人都一样让孩子如此锻炼,生病也不吃药。这只能是一个个案,并无普遍意义,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我相信,有些孩子适合这样的方式,而有些孩子不适合,而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育儿方法则是对于大多数孩子适合和无害的手段。其实,育儿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应该相信人体的适应能力,只要不采取特别极端的做法,大多数孩子都可以长大,因为人类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所以,我恭喜姚老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方法,但并不值得广泛推广。
但对于姜医生的看法,我个人仅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谈,我认为并不严谨。首先,他认为“从科学的角度说,人一生下来,自身是没有免疫能力的”;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孩子刚生下来没有免疫能力,那么打疫苗就产生不了抗体,那还打疫苗干什么呢?其实,虽然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与成人比,是比较低,但已经有了T细胞等免疫细胞和IgM等抗体,是有一定免疫功能的。同时,免疫力并非锻炼出来的,而是随着身体发育逐渐产生的,外界的抗原刺激只能改变机体针对某种抗原的应答能力而已。还有就是发热并非总是好事,其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而高热是会损伤大脑,出现惊厥等现象的,而不必要有脑膜炎等。还有就是孩子发热一个星期才治疗,有些过于被动了,应该考虑继发细菌感染的问题,所以,发热超过三天就应该考虑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当然,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大多有正规的医院,检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有助于使用抗生素的掌握。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对于一些极端的做法应该认真分析,不要道听途说。同时,我也呼吁临床专家应该认真学习免疫学的基本知识,给患者和家属以正确的指导。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