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对于关系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一定要耐心解释


    随着两会的来临,人民对于民生问题也普遍更加关注,这是好事,说明人民信任两会,两会真正在发挥作用。可是,在这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说明有关部门的工作平时做的不细致,解释不到位,引起了误解,造成了矛盾,是社会稳定的隐患。

    例如,前一段说的输液座位费,其实就是输液观察费,是国家物价部门批准的(http://bjsqb.net/a/chengshichengshi/2011/0215/79434.html),但有关部门,包括基层物价部门没有理解,也没有给人民解释清楚,这就造成了误解,加上媒体记者缺乏医学知识,以讹传讹,成了座位费,造成了隔阂和矛盾。这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耐心的解释,也需要医护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使这10元钱花的值。

    另外,有媒体报道(http://gongyi.sohu.com/20110302/n279608603.shtml),我国2亿人遭职业病危害,但却没有解释职业病危害并非职业病,其定义是有区别的,且报道中主要强调了职业病患者的境况,这很片面,容易造成误读。其实,卫生部是非常关注职业病防治的,并且我相信,它一定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这也需要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耐心解释。

    应该看到,社会稳定来之不易,需要每个人的维护,同时,国家也是在积极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人民提出的客观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耐心解释,但决不能不懂装懂,例如,将输液观察费解释成椅子损耗费,这样的解释加重了人民的疑虑,造成了问题的激化,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如果有关部门,尤其是基层部门暂时不知道如何解释的,应该上报主管部门,再咨询真正懂的专家,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释给人民。这样人民才能满意,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