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瑜/文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现代快报 3月15日》
类似的事情早听说过,没有亲见,也没经媒体证实过而已。
我们知道心脏支架贵,一个就是两三万,进口的更贵。如果真是工艺复杂、制作不易、成本昂贵,也就罢了;但出厂价竟然才不过3000元,进口的落地价也才6000元而已,这中间巨大的差价是怎么涨起来的?这笔钱又落在了谁的腰包?
内部人士的爆料是问题主要出在中间的流通环节,厂家本身的利润并不是很高。食药监部门相关人员称,医疗器械走出厂门首先要给自己找独家代理商,经过各级代理商才进入医院,这中间至少经过四个环节。雁过留声,人过拔毛,这中间的四个环节估计哪个都不是活菩萨。通过医院的一些内部人士,你会知道,有一些医药代表就常年活跃在各大医院,这中间就包括了心脏支架的推销员,他们有些人甚至干脆就住在医院附近的酒店、旅馆,今天医院又住进几个心脏病人,都是哪些需要支架手术,他们甚至比护士还一清二楚。为什么这么“敬业”?心脏支架的暴利,才让这些人趋之若鹜,看见病人,就像是看到了聚宝盆一样两眼放光。
一些医生在中间会有一些回扣。不过医生也只是这个利益链最后的一个环节而已,让这个利益之妖最终化形而出,向着千年老妖的道行大踏步前进。这中间还不排除,某些医院和大夫,在患者可作支架可不做支架时候,为了利润的目的,最终影响了患者去走向心脏支架的手术台。
现在许多都是买方市场,唯独医院是卖方市场,再贵你还得求着买。趁你病,要你钱,都想活,不怕你不给。中间这么多么非正常的流通环节,是该治治的时候了。如果在医院、病人和厂家之间能够直接建立一种业务联系,医疗器械的价格自然也就会降下来。不过这么多年,类似于心脏支架的买卖早已经形成了它根深蒂固的一种流通方式,要硬生生从中间掐掉一些环节,就是断了一部分人的财路。这似乎也是我们医改的阻力之一所在。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现代快报 3月15日》
类似的事情早听说过,没有亲见,也没经媒体证实过而已。
我们知道心脏支架贵,一个就是两三万,进口的更贵。如果真是工艺复杂、制作不易、成本昂贵,也就罢了;但出厂价竟然才不过3000元,进口的落地价也才6000元而已,这中间巨大的差价是怎么涨起来的?这笔钱又落在了谁的腰包?
内部人士的爆料是问题主要出在中间的流通环节,厂家本身的利润并不是很高。食药监部门相关人员称,医疗器械走出厂门首先要给自己找独家代理商,经过各级代理商才进入医院,这中间至少经过四个环节。雁过留声,人过拔毛,这中间的四个环节估计哪个都不是活菩萨。通过医院的一些内部人士,你会知道,有一些医药代表就常年活跃在各大医院,这中间就包括了心脏支架的推销员,他们有些人甚至干脆就住在医院附近的酒店、旅馆,今天医院又住进几个心脏病人,都是哪些需要支架手术,他们甚至比护士还一清二楚。为什么这么“敬业”?心脏支架的暴利,才让这些人趋之若鹜,看见病人,就像是看到了聚宝盆一样两眼放光。
一些医生在中间会有一些回扣。不过医生也只是这个利益链最后的一个环节而已,让这个利益之妖最终化形而出,向着千年老妖的道行大踏步前进。这中间还不排除,某些医院和大夫,在患者可作支架可不做支架时候,为了利润的目的,最终影响了患者去走向心脏支架的手术台。
现在许多都是买方市场,唯独医院是卖方市场,再贵你还得求着买。趁你病,要你钱,都想活,不怕你不给。中间这么多么非正常的流通环节,是该治治的时候了。如果在医院、病人和厂家之间能够直接建立一种业务联系,医疗器械的价格自然也就会降下来。不过这么多年,类似于心脏支架的买卖早已经形成了它根深蒂固的一种流通方式,要硬生生从中间掐掉一些环节,就是断了一部分人的财路。这似乎也是我们医改的阻力之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