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安全新高度——解析帝豪EC7五星安全
2011年3月8日下午14时,在杭州吉利技术中心,来自全国150多家媒体的记者现场观摩了一场实车碰撞实验,一辆帝豪EC7以每小时近60公里的速度撞向前方的障碍物,其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安全性能,让在场媒体啧啧称赞。随后,媒体和专家共同对帝豪EC7系的五星安全进行了深入解析,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在安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解析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和吉利集团总裁杨健为吉利汽车安全技术试验室举行了揭牌仪式,吉利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一流安全技术实验室的车企之一。
五星安全桂冠,帝豪EC7树自主品牌安全新高度
2007年,吉利发布《宁波宣言》开启了战略转型之路,提出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追求成为吉利企业战略。2008年7月,吉利远景成为自主品牌第一款C-NCAP四星轿车。2009年吉利熊猫以45.3分的测试成绩,成为C-NCAP历史上第一款五星级A00级别小车,创造了“小车大安全”的汽车佳话。
时隔一年,2010年第四批C-NCAP的碰撞测试中,帝豪EC7再创辉煌,以46.8分的高分荣膺五星安全桂冠。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自主品牌的得分记录,树立了自主品牌的安全新高度。还力压群雄将30多款合资品牌车型甩在身后,令国人扬眉吐气。这不仅标志着吉利汽车的安全性能已远远超越了自主品牌的平均水平,成为自主品牌进军中高端的风向标,并且已经具备了与外来品牌一比高低的实力。
C-NCAP作为国内最为权威的汽车安全碰撞机构,有着严格的规则和要求,尤其是在四星、五星的档次,每0.1分都是一个跨越。据权威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的三年中,共有39款自主品牌车型参加C-NCAP碰撞测试,获得五星的只有5款,其中吉利独占了2款。这充分证明了帝豪EC7五星安全的含金量,也证明了吉利在被动安全技术方面自主品牌名副其实的领军者。
GTSM安全管理体系,构筑帝豪EC7“五星安全”基石
能够摘得C-NCAP五星安全桂冠已实属不易,但是帝豪EC7不仅获得五星安全评定,更以46.8分的成绩刷新了自主品牌的安全纪录,并打败众多合资品牌车型,这样一个初生牛犊何以笑傲群雄?吉利是如何完成如此高难的安全设计?
帝豪EC7取得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吉利建立了一整套从设计生产到质量控制的全面安全管理体系——吉利自主研发的GTSM(Geely Total Safety Management)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由追求单个安全技术提升到系统安全理念。这是吉利在汽车安全领域真正成长的地方,也是吉利产品系统化、平台化的保障,构建了帝豪EC7“五星安全”基石。
GTSM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从车辆研发初期策划、到安全技术开发、再到生产环节,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的全方位整车安全管理体系。帝豪所追求的GTSM安全管理体系,紧随国际安全防护理念,在强调车辆安全带提醒装置、安全带预紧及限力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等主动安全的同时,车舱内的环保安全和行人保护安全也被纳入其中,多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帝豪EC7安全性能。从策划到研发再到具体设计,从安全配置到零部件质量再到供应商的选择等,一切均以安全为重点,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管理与审核,从而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帝豪EC7的五星安全同样是先进安全技术应用与吉利汽车人精益求精造车理念的结晶。据统计,帝豪EC7系共计应用的先进核心安全技术高达31项之多,小到“蓄电池横向布置”,大到“高强度钢板应用”,无不精工细琢。仅仅是座椅匹配,就进行了前后多达15轮的实验,历时将近三个月。整车安全开发,更是进行了总共54轮的整车及子系统的CAE分析,86次的整车碰撞试验以及230多次的滑车试验。
此外,帝豪EC7为了确保车辆稳定的安全品质,帝豪EC7的配件均采购当今国际一流的汽车供应商的先进产品,如博世最先进8.1版本的ABS+EBD系统、意大利科博莱的倒车雷达、德国苏斯帕的气弹簧、美国伟世通的仪表台等等,确保了EC7的整车质量和品质。
回顾过往,帝豪EC7上市之初,吉利宣布其达到C-NCAP五星、E-NCAP四星安全标准设计,完全是有的放矢。从熊猫到帝豪EC7,连续两个五星安全桂冠,连续刷新自主品牌安全得分记录,对吉利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用事实证明了吉利战略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证明了吉利是一家完全有能力和实力,可以连续造出五星产品的五星安全企业,也证明了吉利“打造最安全汽车”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安全第一、保四争五,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揭牌
帝豪EC7的五星安全,终结了市场上对熊猫五星安全仅仅是昙花一现的猜测,表明了吉利总体安全研发战略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稳定的阶段。一直以来,吉利汽车秉承“自主研发,广泛合作,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战略,自力更生与拿来主义并行不悖,才有了吉利造车技术的突飞猛进。“安全第一”也成为吉利人持之以恒的造车信条,帝豪EC7和熊猫正是其最新的杰作。
吉利汽车每年销售收入的10%,都会被用于研发工作。连续多年的积累、沉淀,让吉利安全冠绝自主品牌。GTSM整车全方位安全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吉利角逐中国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的BMBS爆胎监测与制动系统,能够即时监测汽车轮胎气压、温度变化,特别是在汽车轮胎爆胎后能够自动实施安全救助,避免爆胎后交通灾难的发生。2008年,BMBS一亮相就被评为世界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十大事件,2010年被汽车工业协会评为“年度创新技术大奖”。
在帝豪EC7五星安全解析会上举行揭牌仪式的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是集主被动安全技术为一体的全方位安全试验中心,也是吉利“安全第一”战略指导下的重大成果。为了保证实验室技术研究的有效开展,吉利还成立了浙江省汽车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委员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兰凤崇教授、清华大学张金换教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刘玉光高级工程师等国内汽车界专家为学术会委员,为吉利安全技术提供方向建议和技术指导。
据了解,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规划占地面积达70亩。按规划分三期建设,目前实验室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建成了实车碰撞试验室,可以满足整车安全开发的基本要求,拥有进行中国及欧盟体系下所有整车NCAP法规碰撞试验的能力。实验室第二阶段正在建设中,完成后将拥有翻滚试验能力,能够模拟所有实际道路交通事故,并建成操纵稳定性试验场,还将开发完成自动驾驶仪。第三阶段完工后,将拥有各种不同角度的碰撞相容性实验能力,最终形成集主被动安全技术于一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开发及实验平台。矗立在杭州的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将会成为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诞生的摇篮,成为吉利五星级车型起飞的航母。
与此同时,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再次重申了“保四争五”的安全开发目标。以后吉利所有新开发的车型,包括经济型轿车,将以C-NCAP碰撞成绩“保四争五”为开发目标,即所有新车型将至少达到C-NCAP碰撞四颗星成绩,其中80%的车型将争取达到C-NCAP碰撞五颗星成绩。赵福全表示,吉利完全有信心有实力完成这个庄重的承诺,吉利将说到做到。
吉利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博士讲解安全吉利
到2015年,吉利还将有数十款新车上市。在“安全第一、保四争五”战略的指引下,在吉利汽车人精益求精的造车态度,以及不断增长的研发投入下,五星安全车型势必将成批量的涌现。安全作为吉利产品的一大卖点和技术吉利的核心内涵,将成为品质吉利的主标签。随着吉利战略转型向纵深挺进,身为自主品牌安全领军者,吉利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中国汽车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丰碑。
新闻评论——
营销变革,从“价格”向“顾客价值”转变
“面对2011年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油价上涨、限牌制堵、合资价格下探以及合资自主品牌等众多因素,吉利今年在营销战略上将有重大转变,品牌不仅要革命,渠道也要创新,还要转变经销商的经营管理方式。”在刚刚结束的帝豪EC7五星安全解析会上,吉利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指出,吉利要进行“品牌革命、渠道创新”营销大变革,提出了从价格导向型向顾客价值导向型转变,坚持打价值战,打服务战,全年销售力争实现49万辆,推动吉利战略转型向纵深推进。
吉利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谈变革
2010年,是吉利浓墨重彩的一年,也是吉利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全年销售41万辆汽车,增长幅度达到30%,圆满完成年初的销售目标。2010年底英伦品牌发布,宣告吉利多品牌元年的到来。三款全新车型帝豪EC8系、英伦SC5-RV、全球鹰GX2上市,引发媒体和消费者的强烈关注。三大品牌揭竿而起,品牌革命如火如荼。
“什么叫革命,叫品牌革命?革命就是颠覆过去,为什么要颠覆过去?为什么要在品牌上进行革命?吉利的战略转型的重点就是要打造品牌,品牌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是产品的灵魂,是赋予产品生命力的价值所在。”提升品牌力是吉利战略转型的核心,而这源于吉利对品牌溢价缺失那段刻骨铭心的认知。
“造车十年,我们跻身乘用车企业前十。但我们也获得了低档、低价汽车的口碑。”不只是刘金良,吉利高层多次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这句话。为了彻底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吉利在2007年开启了战略转型的进程。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停产了销量仍然很大的老三样——美日、豪情、优利欧,推出自由舰、金刚、远景的新三样。并制定了以全球鹰、帝豪、英伦为支撑的多品牌战略,掀起了品牌革命的历史大潮。
2008年底,全球鹰品牌在吉利湘潭基地发布,同年12月的广州车展全球鹰熊猫上市。2009年7月,帝豪品牌在宁波基地发布,8月底,吉利首款剑指中高端的级中级轿车帝豪EC718上市。时隔一年后的2010年底,英伦汽车品牌在北京隆重发布,至此,吉利三大品牌全部面世。
刘金良会指出:为了更好的实施多品牌战略发展,2010年,吉利花重金对三大品牌定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梳理。“三大品牌以‘消费者价值需求’为区隔,品牌不分高低,三大品牌各自拥有不同的品牌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如帝豪品牌定位为‘稳健、卓越、尊崇’,目标消费者为‘小有实力、大有潜力’的人群;全球鹰品牌定位为‘突破、活力、精彩’,主要面向年轻人;英伦的品牌定位为‘底蕴、信赖、关爱’,更强调家庭和轻松生活元素。互为犄角、互相依托,形成立体、全面的品牌矩阵。”
刘金良透露,2011年吉利三大品牌均有大动作,全年上市新车将高达8款。其中全球鹰品牌旗下有3款(GC3、GC7、GX7、GV5),英伦品牌旗下有3款(SC5、SX5、SV5),帝豪有1款(EX7),此外还有老产品的小改款,换标,搭载升级版的VVT发动机、D-CVVT发动机、澳大利亚DSI 6AT自动变速箱等多款的新动力总成车型上市。产品线涵盖厢式轿车、SUV、MPV以及CROSS跨界车型。日渐完整、强势的产品线,对品牌线将起到强力的支撑作用。三大品牌齐整发力,吉利战略转型开始向纵深挺进。
渠道创新,从“价格导向型”向“顾客价值导向型”转变
产品力、品牌力的提升,是吉利战略转型不可或缺的根基。精准的营销战略和优质的终端渠道则是战略转型的指南针、润滑剂。在年初的吉利经销商大会上,刘金良提出了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新营销模式,吉利的经销商理念要从“价格导向型”向“顾客价值导向型”转变,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技能水平。
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使得像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在初期发展中获得了成功,但价格战,单纯以价格取胜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吉利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果断的进行战略转型,抛弃以低成本、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的策略,提出了要打品质战、技术战、品牌战、服务站、企业道德战的企业战略。吉利战略转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距离完全实现依然任重道远,部分经销商的价格导向型理念就是羁绊之一。
“我们很多的经销商实际上是价格导向型的,什么是价格导向型?确切的说是低价导向型的。消费者走到我们的店里面,销售人员就会卖低价车,卖便宜车。有些车型明明已经断货了,还要跟消费者主动降价。实际上这对消费者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当经销商的利润很薄的时候,他的服务一定很差。买高档的商品应该提供的优质服务服务没有保障,应该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来提供维修保养,也很难做到的。”刘金良指出了经销商战略转型的肇因。
“如果你用价格和消费者说话,消费者就会用价格来判断你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求经销商从低价导向型的卖车向顾客价值导向型的经销商来转变。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更放心的服务。什么是顾客价值?干净、整齐的制服,专业、准确的导购,高效、及时的反馈,这些都是顾客价值。甚至清香整洁的卫生间,也是很好的顾客价值。”刘金良对经销商理念变革的阐释引发了在场全体汽车人的共鸣。
2011年,吉利将以品质吉利为核心,开启营销战略转型元年,从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准入手,推进三大品牌终端VI形象导入,推动服务的专业化和模块化进程,探索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实现49万辆的营销目标,配合“两个战略转变、两个管理调整”的整体发展战略。即由“国际化”向“全球化”发展,“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转变;从“快速发展”调整到“稳健发展”,从“产品线管理”调整到“品牌线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三大品牌全面发力,渠道创新稳步推进,经销商战略从“价格导向型”向“顾客价值导向型”转变,吉利硬实力与软实力将双双突飞猛进。为2015年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全面完成战略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源动力支持。与刚刚开始意识到战略转型重要性的其他自主车企不同,先发制人的吉利战略转型业已进入螺旋上升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