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总动员 将与官员政绩挂钩


    中央政府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地方官现在的与政绩挂钩的机制是构成2011年医药板块向好的最坚实基础,目前医药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位置,投资机会再次显现!请看如下数据:

    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将从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按照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要求,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将提升到70%,报销上限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同时,门诊统筹将进一步推开。在“保基本”的同时,也在探索保一些重点疾病的救治。例如,对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由新农合报销70%,民政部大病救助基金根据家庭情况给予20%补偿。“农村儿童‘两病\’保障实施半年以来,到去年底,已有4000多名患儿得到救助。其中白血病480多例,完全缓解率超过了四分之三,先天性心脏病将近4000例,手术成功率很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治愈率超过了95%。

    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新增投入11342亿元,比测算的8500亿元将增加28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新增投入3659亿元,比测算投入增加34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35%,提高0.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的2.28%提高到2011年的3.18%,提高0.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规模空前的医改总动员大会

    而此前两天,一次规模空前的深化医改工作总结动员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者包括各省级行政区域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委负责人,各地编办、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单独设置的物价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而且,除了北京主会场与会人员,在各地分会场,省级政府主要领导、地市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级政府主要领导,也都同时聆听了会议。把全国性医改工作会议同时开到县一级,这在新中国还是第一次。

    签订责任书,医改与政绩挂钩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时曾表示,要完善医改考核制度,督促各地将医改考核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此次国办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明确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

    在这次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医改领导小组签订了2011年医改工作责任书。

    国办印发《工作安排》的通知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各有关方面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2011,新医改进入攻坚阶段

    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新一轮医改正式拉开帷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这次医改的基本目标。新医改方案不仅规划了到2020年的蓝图和远期目标,而且提出了近3年的改革目标和五项重点。2011年是五项重点改革的最后一年,医改,进入“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

从2009年4月初两份启动医改的文件发布至今,国务院以及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十几个部委相继发布了30多个文件,就医改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做出规定和指导。国办昨日公布的《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医改主要任务。相对前两年,无论是政府的投入水平,还是就医补偿标准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改革的力度都大大提高。

今年医改财政投入将大幅增加

根据国办发布的《工作安排》,今年医改工作将在去年基础上,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并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并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去年,这一标准刚刚从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也从15元提高到了25元。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表示,今年任务很艰巨,难点就是钱——— 多项指标的提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政府财政投入,“蛋糕就在那里,关键是怎么切”。不过他对完成任务有信心,“广东省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当然还要看中央财政拨款。”

新医改启动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财政减收增支的严峻形势,2009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仍达到3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39.7%。2010年的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4439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障扩面提标、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而据16日财政部发布的消息,财政部已于日前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拨2011年医改补助资金371亿元,用于支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预拨2011年医改补助资金906亿元。这预示着,2011年财政投入将大幅增加。

《工作安排》摘要

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 0 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

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

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

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

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区、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给予奖励补助。

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

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

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

加大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

----《南方都市报》(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