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给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有的市场地位
陈光祖
在世界上,汽车产业是全球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产业,汽车产品是全球化最一致性发展趋向的一个产品,只要是先进的,市场欢迎的都会尽一切力量搞上去,以求形成具备高度化的全球竞争力,这无论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还是正处在发展时期的电动汽车都是一样的。
按J·D Power、野村、矢野等知名咨询机构评测:2009年欧盟、日、美等国,在市场上共销售电动汽车71.64万辆,其中混合动力71.31万辆,占99.6%,纯电动0.33万辆,2010年为88.9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87.3万辆,占98.1%,纯电动1.66万辆,预计2020年为441.5万辆,其中混合动力355.5万辆,占80.5%,纯电动86万辆,占19.5%。在美国,2009年销售电动汽车29.3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29.16万辆,占97.3%,纯电动0.2万辆,2010年基本上维持2009年的水平,其主要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为丰田37%、本田14%、通用13%、福特10%、现代9%、雷诺·日产3%,预计2020年为187.7万辆,其中混合动力177万辆,占94.3%,纯电动10.7万辆,占5.7%。今年2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5年美国会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成为全球第一个电动车数量过百万的国家。我国近年已有一批电动汽车投入市场作示范性运行,从“十城千辆”规划看,已扩到25全城市,2010年已投入公交、客运电动汽车约7千辆,各地还有2200辆乘用电动汽车在公共和出租汽车中试用,到2012年规划投入示范运营的有55099辆,其中混合动力39116辆,占71%,纯电动的15579辆,占28%,燃料电池404辆,占1%,预计2015年投入应用达100万辆,2020年超过500万辆。
我国电动汽车与国际上电动汽车发展策略上差别是:
——国际上把电动汽车主流引入百姓家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规模市场化生产,而我们主要还是从公共应用为主,国家出钱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怎样大量的进入百姓家庭的措施,似乎考虑不多;
——国际上发展电动车实行明显市场差别化策略,即先将技术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投入应用,并已初步实现市场化运行,我们是以强调纯电动为主,认为混合动力产品结构复杂,技术不高,纯电动最先进、因而不把混合动汽车列为发展时期性的重要车型,这样使汽车厂商对发展混合动汽车抱一定动摇不定态度;
——国际上认为至今动力电池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全可替代现在内燃机汽车的行驶里程和工况要求,整个电动汽车产业处于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可能不是三年五年而是十年廿十年,因此有必要采用先混动后纯电策略,只有采取分步走的策略,才会实现规模化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节能减排达到阶段性实效;
——国际上认为实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社会工程改造量少,可以利用现有的内燃机汽车加油站,充电多数可在家里完成,而且充电时间都在6-8小时,不求快充,里程要求也不高,多在120公里左右,插入式电动车里程更少,而我们明显的要求要比国际上更高,这是与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国际有明显差距情况下,从产业化观点看是不现实的;
——国际上在载货汽车上已有混合动力汽车的试点,应用领域很广,但我们还基本是空白。
专家认为,在“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市场顺序,在市场层面上以各种混合动力车辆为主,特别是设法创造条件支持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市场的开拓,同时也要相应支持传统汽车的技术进步,包括内燃机动性能的提升上也有很大潜力可挖。
还要指出,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它不仅仅是一般油·电混合动力,而且扩展到电·电混合范畴,如太阳能·锂电池混合、锌空气电池·锂电池混合、超级电容·锂电池混合、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纳电池·锂电池混合、空气动力电池·锂电池混合等等,还有当前推出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实际上已经使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融为一体的味道,只是要维持一下现有混合动力的必要优势,因为它有内燃机,但不直接驱动汽车,而是驱动发电机充电,用纯电动形态行走。总体讲,混合动力汽车是一个过渡产品,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现实而采纳的,可实现产业化的一个产品。
还有一种在国际上叫微混合动力汽车,即起·停装置系统(S-S系统),当汽车遇到红灯时或堵车时,内燃机自动熄火,这时汽车排放和油耗最严重时刻,当起动时可用电池驱动,达到一定速度内燃机自动引发驱动,还可以做到能量回收,在城市运行车辆可节油7%左右,目前S-S系统产品已达智能化更高水平。德国博世公司在无锡市设立S-S系统生产工厂,规模100万辆,主要卖给中国汽车厂商,发改委已考虑,将S-S系统列为一种新车的标配产品,这样规划可以达到好几百万辆,这很容易办到的事何乐不为。
在示范层面,对大、中型公交、旅行车、出租车、市政、邮电专用车车辆上可应用纯电动汽车,白天干活,晚上集中充电,条件基本具备,这方面的需求也不少,可以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试点,但在动力电池还没有很好过关情况下,一辆大巴动力电池重1-2吨,乘用车重200多公斤,还达不到原来汽车的运行里程,所以需要从各方面加以改进的,也有人提出要搞“低速小型电动车”,这个叫法有些不妥,小型电动乘用车也是汽车,不能降低汽车应有的性能和标准,让农用车形象再现,但在城镇或农村发展低速电动车是可以的,你拿不出好的电动车,不能不让人家干低速电动汽车,但这是当前我国机动车两个系列产品,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希望能有高水平的小型乘用电动汽车推出来,让百姓满意的应用,用以替代部分小型乘用汽车,这才是目的。
在实验层面,对燃料电池汽车只要有条件,可以多做实验,现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很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的试验工作,作为一种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来看,仍要努力抓好各项研发和试验工作,但在中、近期不可能实现市场化。
所以,对电动汽车的市场,一定要本着创新优先,效益第一的原则,要先易后难,有先有后,顺序渐进的思路,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商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