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云(二) 第五章 (1)贺龙与林彪的恩怨


 

 

          北京风云(二)

          刘少奇挨批 林彪外逃

                          王先金 编著

 

             第五章  贺龙元帅含冤去世 (1)

 

                          贺龙与林彪的恩怨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骞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

贺龙与夫人薛明1947有一天,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完毕后,在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教训她一顿!”
  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是个热心人,有意要为贺龙当月老。于是,他就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老总啊!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她认识叶群,叫薛明,河北霸县人,天津的女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延安县的组织部部长,是咱们西北局重点培养的女干部,老总是不是和她见一见?”              贺龙与薛明

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也很热心,帮腔道:“老总啊,就这么办吧!我陪你去趟延安县!”

1942年春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在高岗和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的陪同下,来到薛明的驻地。谈话中,贺龙要薛明转告叶群:“她喜欢林彪,就和林彪结婚,不喜欢就不要写信,不要张扬,明确表态拒绝。你告诉她,这是我说的。老革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想讨个老婆,又遭取笑戏弄,不道德么!好就是好,不好就拉倒,你认为怎么样?”

薛明认真地回答:“我同意贺老总的意见,这件事我可以办。”此后,薛明遵照贺龙的意见,专门找叶群谈了一次,转达了贺龙的看法。

贺龙同薛明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了解,8月1日正式结婚。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展“整风运动”。在运动期间,薛明和叶群发生了矛盾与冲突。

叶群,原名叶敬宜,福建省福州市人。上完小学后,到北京、天津上中学,与薛明是天津三八女中的同学。抗战爆发后,跟随天津第二批南下学生来到南京,经亲朋介绍,到了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当播音员;后来参加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与青训班的国民党军官关系暧昧;她还参加了“三青团”举办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讲演比赛,并不断向国民党CC系特务组织办的名为“战斗”的壁报投稿等等。因此,党组织派薛明同叶群作了一次谈话,对她的上述表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薛明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1938年叶群和薛明等人一起从江西南昌来到延安。1942年,叶群和从苏联养病回延安的林彪相识,他们谈起了恋爱,同年7月1日结婚。

1943年春,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有一天,薛明把叶群约到家中,诚恳地对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你也是共产党员,现在正是整风的审干时期,我希望你主动地把履行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介绍人是谁?在南京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同国民党教官和丰城县县长等人的关系,如实地向组织讲清楚……

叶群一听,立即翻了脸:“你要干什么?你们趁林彪不在家,你们把我打死好了!”

薛明一看她这个样子,也就来了气:“好,你不愿意谈,那就跟你到组织部谈吧!”于是,就把叶群拉到了中组部,王鹤寿出来接待。

由于叶群是林彪的妻子,王鹤寿不便轻易表态。他接过薛明的信,慎重地说:“我看过信后,还要向上级报告,你先回去吧!”

这件事惊动了贺龙和林彪。贺龙从前线匆匆赶回,冲着薛明发火道:“你搞什么名堂?谁叫你抓了叶群?”薛明很冷静,向贺龙详细汇报了叶群历史上的问题。过了一会儿,贺龙的气也消了:“这么大的运动,有怀疑,揭发出来也是对的。已经这样了,光明正大,没啥大不了的,让组织去调查吧!”

林彪对这件事则看得很重,十分恼火,也从前方赶回延安。叶群一见林彪,就向他哭诉了一番。这时林彪也动了肝火,高声骂道:“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他把这件事迁怒于贺龙。

此外,贺龙到延安出任联防军司令员后,毛泽东曾同他谈起林彪历史上的一些事,包括抗战初期不愿留延安的事,林彪在洛阳受蒋介石接见时的谦恭态度等。这件事,后来不知怎么被林彪知道了,成了他的一块去不掉的心病。

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林彪和叶群可有了报仇的机会,所以林彪首先就对贺龙开刀。

 

 

                        贺龙仗义执言

                                                    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    1965年12月6日,贺龙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到上海去开会。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会议是“要解决罗瑞卿问题”。

贺龙与罗瑞卿,一个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一个是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两人不仅工作联系密切,相知也很深。贺龙绝不相信罗瑞卿这个铁骨铮铮、对党忠心耿耿的汉子竟然会反党。贺龙联想起了不久以前发生的一件事:

    11月初,军委直属机关按照林彪的安排批判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尚荣。31日,会议将要结束时,会议主持人跑来对贺龙说:“贺总,现在正在批判肖尚荣,肖的后台是罗瑞卿。”贺龙问:“根据是什么?”主持人说:“一次,一位外国的国防部长来访,罗听说他不爱看打仗的片子,就说‘不爱看战争片,怕见流血,还是国防部长呢?’罗说这话,就是暗指林总,说林总不能当国防部长。”贺龙又问:“还有别的根据吗?”主持人说:“没有了。”贺龙说:“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根据,就不要胡乱猜疑了。罗是扛大旗的,是拥护毛主席、拥护林彪的。说他反林总,这是不可能的事,你们不要往那方面去想。”贺龙又说:“我可以担保罗瑞卿不是反革命,他绝不会反党。”主持人又问:“你这话能不能传达?”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既然说了,当然就可以传达!”

    此事刚过六天,中共中央就召开了这个批判罗瑞卿的会议。贺龙敏锐地感觉到,这次会议非同寻常,有可能牵连到自己。

E490    第二天的会议,主要是叶群,还有林彪安排的几个人发言。开会回来,贺龙对夫人薛明说:“今天,叶群一个人在会上就讲了好几个钟点,中间还不断地插话。她说了罗瑞卿那么多坏话,有的离奇得很。你看叶群说的那些,罗瑞卿真的会做得出来?不,不会的。我看叶群的话靠不住。”

    上海会议从12月8日一直开到15日。在这7天的时间里,除莫须有之词和造谣诬蔑,没有揭发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然而,在会议结束时举行的一次中央军委常委会上,罗瑞卿被免去了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的职务。这次会议以后也不再让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了。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贺龙对毛泽东发动的这场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怎么也不能理解。

    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揪工作组时,有人将反对刘少奇的大字报贴到王府井大街上。贺龙听说后着急地说:“这样做很不妥当,刘少奇还是国家主席嘛!把一个国家主席弄成这样,对外影响多不好。”

    当时,在天安门广场开群众大会,什么人登上天安门成了政治晴雨表。8月18日,毛泽东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时,刘少奇、邓小平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上了天安门,尽管他们已在党内受到了批判。贺龙对这样的安排是满意的。回来后,听到有人说:“今天场面很大,效果也很好,就是刘少奇有点灰溜溜的。”他立即严肃地批评说:“你这个同志是咋个搞的嘛。一个国家主席有什么灰溜溜的,你这样说是不对的。”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期及会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连续召开党的生活会,解决所谓刘少奇、邓小平的“问题”。由于毛泽东已经点了刘少奇、邓小平的名,所以会上越来越不实事求是,上纲越来越高,贺龙对此很不以为然。

    一次,毛泽东问贺龙:“你发言了没有?”贺龙说:“还没有发言。”毛泽东又问:“怎么不讲一讲?”贺龙把身体挺了一挺说:“报告主席,我上不了纲噢!”

    有一天,康生碰到贺龙,问他:“你知道杨植霖这个人吗?”贺龙说:“我知道。”康生说:“他到伪军里工作,是叛徒。”贺龙反驳说:“他不是叛徒,是组织上派他去的。”1986年劫后余生的杨植霖在谈起此事时说:“事实上,当时贺老总已经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还这样仗义执言,保护我们。这种为他人和党的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格,只有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特别可尊和可贵。”

 

 

                  贺龙要摸老虎屁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觉得贺龙是他篡党夺权的障碍,一心要搞掉贺龙。叶群则充当他的“马前卒”。

    一次,贺龙主持召开海军党委会议。在会上,贺龙讲:“……海军过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军委批示没有认真贯彻,总是强调海军特殊。你们有特点,其他军兵种就没有特点?不能藉口特殊就不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贺龙将目光投向几位“一贯正确”的自持是林彪嫡系的将领:“领导班子不团结,没有形成集体领导。不管军事干部也好,政治干部也好,都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的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跳,一摸就跳……

    有人忍不住想笑。李作鹏脸色不好看,阴着脸悄悄低下头。贺龙响锤重鼓地敲一句:“女人屁股摸不得,老虎屁股我是主张摸的!”

    当天夜里,一条电话专线传来叶群的声音:“彪就是老虎,老虎就是林彪!他这是冲着首长来的,摸林彪的屁股,你们要顶住!”

    时隔不久,空军跑了一架飞机,跑到台湾去了。吴法宪在向贺龙汇报情况时痛哭流涕,令贺龙十分恼火,忍不住指着他的鼻子说:“我真该打你的屁股!”

    此事传到叶群耳中,叶群又叫嚣开了。在江苏太仓,她对吴法宪说:“你要稳住,要顶住,不要害怕。贺龙实际上冲着首长来的。他不是要打你的屁股,这是打了林彪的屁股……”

 

 

                  贺龙被关押和虐待

 

    1966年9月14日下午,贺龙从外面回来,贺龙的夫人薛明拿着儿份文件来到他身边。他没有马上看文件,只是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吸着烟,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告我的黑状。”他突然说,嘴角上出现了一丝冷笑,“可就是没有告准!”

原来,早在8月间,林彪一伙就炮制了一个所谓的“八.二五”反革命事件,要追“后台”,把矛头指向了贺龙。

接着又恶人先告状,由林彪在空军的死党吴法宪出面,向毛泽东写了诬告信,胡说什么:在空军有一条以贺龙为代表的反党黑线,诬蔑贺龙是“黑线人物”,“要篡党夺权”。今天毛泽东找贺龙去,把那封信交给他,要他看看。毛泽东发现贺龙没有带眼镜,关心地说:“不要急,慢慢地看。”等贺龙看完了,他笑着说:“不要紧,我对你是了解的。我对你还是过去的三条: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贺龙很坦然,他向毛泽东请示:“是不是我找他们谈谈?”毛泽东摇摇头,指了指信说:“有什么好谈的?”他又风趣地说:“我当你的保皇派。”

    9月19日,毛泽东又对贺龙说:“问题解决了,没事了。”

    12月28日,政治局开会,毛泽东亲切地和贺龙打招呼,叫他到前面坐。贺龙坐到毛泽东身边了。

    但是,胸怀坦荡、心地光明的贺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和毛泽东一起亲切谈话的时刻,却有一股凶恶的暗流向他扑来。

两天之后,12月30日,江青窜到了清华大学,找贺龙的儿子贺鹏飞谈话。她恶狠狠地说:“你爸爸犯了严重错误,我们这里有材料,你告诉他,我可要触动他啦!”又说,“你妈妈也不是好人!”接着,在一次接见群众的会上,江青又说:“贺龙有问题,你们要造他的反!”接着,揭发贺龙的传单到处张贴,街上的宣传车也喊出了“打倒贺龙”的口号。江青又指使人抄了贺龙的家,抢走了大量的机密文件,围攻的人们挤满了庭院。

    周恩来多么想把贺龙留在中南海,但是不行。在林彪、江青等人的指使挑动下,中南海也闹了起来,许多中央负责人都受到了冲击。

1964年贺龙与家人在广州1967年1月18日,周恩来和贺龙正式谈了一次话,李富春也参加了。周恩来还约了江青,江青不来,却指使人在约定的时间,把宣传车开到中南海墙外,一遍又一遍高喊“打倒贺龙”。就在这刺耳的口号声中,周恩来亲切地对贺龙说:“毛主席都和你谈过了嘛!毛主席还是要保你的嘛!”他又说:“我本想让你住在中南海,但现在中南海也有两派,连朱老总家的箱子也被撬了。为了你的安全,另外给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去休息一下。你先去吧,到秋天我去接你回来。我估计你一下子不会适应这个环境,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练一练毛笔字。”并勉励他: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贺龙刚回到家,就有一伙红卫兵小将疯狂地冲入东交民巷贺龙的住宅抄了贺龙的家。1月20日凌晨3时,周恩来派专车把贺龙夫妇秘密迁到了京郊西山一栋平房里住下。                                       1964年贺龙与家人在广州

2月中旬,“贺龙专案组”成立,西山的贺龙住宅处在严密的监视中。

    经过近一个月回忆和思索,贺龙于3月7日,写了一份关于洪湖地区肃反扩大化问题的报告。贺龙把报告带给周恩来并转呈毛泽东。

    到了夏天,林彪一伙背着毛泽东,绕过周恩来,把黑手伸到了贺龙住处,加紧了对贺龙的迫害。他们先是借口有人要揪贺龙,怕被人发现,把窗帘拉上了,不许拉开;接着又把床上的被褥、枕头全部收去了。在一段时间里,贺龙夫妇只好睡在光光的床板上,用手臂当枕头。伙食上也开始刁难了,吃的饭里砂子太多。他们曾被停过45天的水源,每天只定量供应一小壶水;两年中贺龙只有两套衣服可供替换;贺龙的糖尿病日益恶化却得不到最基本的治疗。

    贺龙在困境中坚持学习毛泽东的著作。他特别专注地读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68年3月23日,他指着这篇文章,无限感慨地说:“看,讲得多好!要是都按照书上写的去做,那就好了。”稍停,他叹了一口气,心情沉重地说:“不对头啊!现在矛盾都搞乱了,把自己的同志都当成了敌人,‘洪洞县里没有好人’喽!”他的话音越来越缓慢了。薛明看他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支红兰铅笔指着书,要说什么,但已发不出声音来了。薛明赶紧扶他躺下,检查了瞳孔,量了血压。为了试试他是否还清醒,把日历牌上的毛主席像举到他面前,问他:“你认识吗?快说话呀!”他点点头,伸手把毛主席像抱在怀里,用铅笔在纸上写了“毛主席”三个小字。随后,薛明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说他是“诈病”,不但不认真救治,还虐待他。他的语言能力基本恢复后,就再也不肯住院了。

 

    一天,造反派来到王震家搜集贺龙的“罪证”,王震趁机旁若无人地大讲贺龙的革命功绩,并斥责他们说:“贺龙同志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国民党咒骂他是‘土匪’,你们也这样骂,你们的立场站到国民党反动派一边去了!”王震越说越气,忽然怒骂(林彪)道:“你做官,要升官,不要踏着别人的肩膀爬,不要牺牲革命同志的鲜血!”之后,王震耐心地劝造反派说:“你们要实事求是,不要造谣,不要胡闹。你们把老一辈革命家都说成‘反革命’,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怎么还能取得胜利?你们要读毛主席的书,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一个学生的一张《二月兵变》大字报引起了康生的注意。这张大字报说贺龙、彭真要组织“二月兵变”。康生知道,贺龙是林彪的心腹大患,于是他就借此大做文章。

贺龙、彭真要搞“二月兵变”的爆炸性新闻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一股狂热的风暴,被煽动起来了。

康生的这一手搏得了林彪的欢心。一天下午,叶群打来电话:“康老,”叶群笑道,“你昨天晚上在北师大,把‘二月兵变’的问题挑明了,向群众宣布了,林副主席很高兴,他让我向您问候。”“这也是按照林副主席的指示做的。”康生谦虚地说。

林彪正发愁怎样才能把他在“五.一八”讲话中有关政变的精神落实在某个人的头上。现在好了,康生把它落实了。只要不断扩大战果,就能把它落实在贺龙身上,就能打倒心腹大患贺龙。

5月18日,林彪在一次会议上讲道:“最近有很多鬼事,鬼现象,要引起注意,可能要发生反革命政变,要杀人,要篡夺政权,要搞资产阶级复辟,要把社会主义这一套搞掉。你们经过反罗瑞卿,反彭真,反陆定一和他老婆,反杨尚昆,可以嗅到了一些味道,火药味道。罗瑞卿是掌握军权的,彭真在中央书记处抓了许多的权。文化战线、思想战线的指挥官是陆定一。搞机要情报工作的是杨尚昆。搞政变,有两个东西必须搞,一个是宣传机器,报纸、广播、电台、文学、电影、出版,这些是做思想工作的,资产阶级搞颠覆,也是思想领先,先把人的思想搞乱;另一个是搞军队,抓枪杆子。文武结合,抓舆论,又抓枪杆子,他们就能搞反革命政变。要把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定时炸弹、地雷挖掉。要开杀戒。”

1966年8月25日,毫无提防的贺龙,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之下,莫明其妙地被打倒了。

康生落井下石,诬陷贺龙在北郊修了碉堡,还私自调动军队搞“二月兵变”。说体委是贺龙搞现行反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他给体委发了枪炮,炮就安在什刹海,炮口对准中南海。海军、空军都有他的国防俱乐部或无线电俱乐部。贺龙与刘仁、与团中央王照华都有关系,一次发700条枪。“由贺龙的历史叛变,联想到贺龙的现行反革命活动,绝不会没有。”康生就是这样诬陷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