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吉明代表:从细节处提升百姓幸福感 答好民生考卷


                     杜吉明代表:从细节处提升百姓幸福感 答好民生考卷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1年03月09日 10:42:16

杜吉明代表在全体会议上发言。东北网记者 曹曦 摄

  东北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曹曦)“民生是个大工程,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与百姓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相比,民生考卷中关于调整收入分配、住房建设、扩大就业、改善交通、完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破解,从细节处着手,措施落实要着地、要靠谱。”全国人大代表、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对民生有着自己的想法。

  掌声代表心声,掌声反映民意。杜吉明说,国家对民生越来越关注,百姓对幸福的期待也就越来越高。亲民爱民的思想与行动让政府工作报告一次次赢得了代表们的掌声。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鹤岗虽然是一个欠发达城市,但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第一位。“6年累计争取和筹资150多亿元,完成400多件惠民利民的大事实事,110万鹤岗人民享受到了更多实惠。”杜吉明的心底有一笔账。

  鹤岗市一位在棚户区居住了40余载的老住户给杜吉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家三代挤在一所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条件简陋,冬冷夏热,棚户区改造以后花了不到2万元钱,住上了45平方米的新楼房,全家乐的合不拢嘴。“从今年起,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用三年时间解决全市居民的‘住房难’问题。”杜吉明下了决心,更有信心。

  发展无止境,奋斗无穷期。“我们保障提升民生的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水平也不高,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群众经常受到吃水、供热、环境卫生等问题的困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卫生资源需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更加艰苦的努力。”杜吉明的眼里掠过一抹不易觉察的急迫。

  百姓的医疗保障问题也是杜吉明代表的牵挂。他说,多年来欠发达地区一直存在着医疗卫生服务的“两难”问题。以鹤岗为例,一方面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做一个普通阑尾炎手术一般要花费3000到5000元,几乎相当于一些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感冒打个静滴至少也得花上三、五十元,一些百姓“小病挺、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让人欣喜的是,现在鹤岗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惠民医疗机构诊治低保患者上万人次,减免医药费支出10余万元。25万名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4.86万人,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00元。“百姓病有所医、无病保健的问题还是任重道远。”杜吉明说。

  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答好民生考卷要拿出真心,要做出实事。杜吉明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首先要确定符合实际的“民生指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从细节处解决百姓的“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细小、很平常,但都是百姓的难事、愁事、闹心事。发展第一、民生至上是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的不变原则,树立民生工作由“求温饱”转向“重公平”的思想,全力以赴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更幸福、更有尊严。杜吉明说,要抓住就业这个根本,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抓住棚户区改造这个重点,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抓住保障这个基础,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抓住项目这个载体,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百姓对你的信任和爱戴才能发自内心;只有脚踏实地搞好民生建设,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幸福飞起来。”杜吉明的心里话真切而坦诚。

【专题】2011年全国两会

作者: 曹曦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