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林美人春晚《兰亭序》曲
揭开沉睡地下的千古名篇金色一页
刘玉录编写
2011年农历庚寅年除夕,央视春晚上,台湾歌手周杰伦在林美人的帮衬下,一曲《兰亭序》(准确地说应为《兰亭集序》)不失为演播厅一款清洁剂,在稀释小品《同桌的你》、《午夜电话亭》以及相声剧《还钱》在演播现场散发的醋精酸味的同时,将晚会的文化底蕴挖掘至六朝晋唐,使观众感到CCTV风的些许清新。
作为歌曲背景的《兰亭集序》,出自东晋书圣王羲之大手笔的真迹,不失为千古奇文。其帖,历经王氏七世家存后流失,至今仍深埋于唐太宗的昭陵之中。晚会后,触类旁及,余在网上搜得《兰亭集序》原文电子版,改正一两处笔误,并击打键盘,转抄掌故笔记中有关王羲之的趣闻一则,供网友浏览,以助新春佳节之兴。
《王羲之袒腹东床 恰成金龟婿》
东晋大臣郗鉴,明帝时拜安西将军,后与王导(王羲之家父)共受遗诏辅佐成帝,进位车骑大将军,领徐州刺史。他欲与王导联姻,想从王家的子弟中选一子为婿。王导家系大家族,家中子弟很多,便对郗鉴说,“你派一个人到我家中去挑选吧!”
于是,郗鉴家门生来到王导的家里进行考察,回来后对主人郗鉴说:“王家诸位公子不愧为是世家子弟,都是一表人材。不过听说大人派人来选婿,都有些拘谨。只有一位公子袒腹卧在东床上吃东西,像是不知道有选婿这件事似的。”郗鉴说:“这位袒腹东床的公子正是我的女婿。”
这位“金龟婿”就是后来名声鹊起的王羲之。(题目为笔者所加)
[编后语]这个历史掌故对今人尤其是青年小伙子在择偶中有什么启示呢?四个字:顺其自然。面对强势的未来丈母家,越是诚惶诚恐,越是漏洞百出,弱势显尽,处于不利之地;相反,不亢不卑,静观其势,泰然处之,往往让人摸不透底牌,立于有利之势。
附: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公元321-379)作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