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手绘是一种历史最悠久、传承最古老的织物装饰工艺,与中国绢本绘画同出一源,且在工艺、材料与技法上也颇有类似之处。其文化底蕴深厚,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传统手绘工艺的工艺技法进行整理研究,现代丝绸手绘工艺自20世纪70年代重新发掘以来,已成为丝绸行业服饰品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使用的染料不是传统的天然染料,而是当代的化学合成染料,其工艺和技法大相径庭,笔者认为有必要挖掘整理传统的手绘技法,正本清源,还传统工艺真面目。
一.历史沿革
丝绸手绘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对《尚书》中的这段记载,虽然历代学者的句读不一,意思也有差异,但一般认为十二章中,前六章是用手绘(“作绘”),后六章是用刺绣(绣)的方法,将纹样以五采彰施于服装之上的。
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考工记》是记载我国古代手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的重要典籍。该书记载了5种“设色之工”,即“画、缋、钟、筐、”;其中“缋”即“绘”,与“画”的意思接近,都是指在织物上用手绘的方法装饰五彩纹样,所谓“画缋之事,杂五色”。也有人考证说,两者的区别在于“画”要借助“规”、“矩”等工具,而“绘”是徒手描绘。不管怎样,手绘作为一门重要的织物装饰工艺被记载于《考工记》这一儒家经典之中,说明当时有相当一部分衣物是用手绘装饰的。
考古资料也证明,文明社会的早期,手绘在装饰工艺中的比重很大。由最初的“绘身”到“画缋”,证明织物手绘装饰早于刺绣,更早于提花与印花。我国最早的印花工艺出现在马王堆出土的西汉丝织品上,虽然没有比之更早的手绘丝绸衣物发现,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手绘到印花,人类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
二.早期绢本绘画与丝绸手绘的染料分析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名副其实的国粹。特别是早期的绘画多为绢本,以毛笔为作画工具,以墨或几种矿物颜料与植物染料着色,其材料与工艺,实与丝绸手绘并无二致。绢本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流行于上层社会并受到官宦士大夫的喜爱,晚到东汉至两晋时期。而在此前,画家的身份基本上等同于工匠,而留存到今天的早期绘画作品,无论是画在陶器、漆器还是丝绸上的,都是具有明确功能意义的实用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因此越是早期,装饰与艺术越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绢本绘画的最早形式——帛画,也来源于丝绸手绘。
早期的帛画使用多的是矿物染料,,有青黛、藤黄、朱砂、土红、银粉等色,鲜艳夺目。但缺点是不便水洗雨淋。
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2件手绘服饰中,一件用色有黄、绿、蓝、桔红、深红、紫红、粉红和浅绿等。另一件用色有灰、棕、绿、深蓝、天蓝、浅蓝、深紫、浅紫、朱红、绛色、粉红、金黄、土黄、白等颜色。从这两件衣服用色可以看出,染料不仅是矿物染料了,更多的使用了染色性能更优的植物染料。
三.古代手绘的技法
出现在福建黄昇墓中的南宋时期的手绘丝绸,彩绘工艺集中在花边上。一种是纯粹的手绘,先以淡色绘出图案的底纹,即彩绘工艺的基础,然后在底纹上根据花、叶部位的需要,调配色浆,逐笔描绘出成组花纹的形状,而后敷上彩色,最后以浓笔勾勒花纹轮廓。从笔触情况看,有的笔法相当秀美,有的却较粗犷。花边由牡丹、芙蓉、梅花、山茶等各色花卉组合纹样构成,往往在花卉的叶子上,并有工笔精绘亭台楼阁、山水人物与动物几何等各种纹样,十分精美。
清代的手绘丝绸从工艺上看,有些为纯手绘,有些则采用了绢本绘画的粉本制作法。所谓“粉本”,或为画稿的别称,或指画稿的制作方法。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画稿谓粉本者,古人于画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缣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清代李修易《小蓬莱阁画鉴》:“唐宋人所画,先立粉本,惨淡经营,定其位置,然后落墨。”这里的“粉本”指的是手绘底稿的复制方法,即用一张薄纸,用墨线勾好底稿,以针刺出图案轮廓的针孔,将石墨粉或滑石粉覆在纸上扑打,使粉从针孔中漏下,这样就将底稿上的花样轮廓线“转移”到绸面上。在花纹轮廓线内,通常先染上一层白,以增加花朵的体积感并让颜色更有层次,再绘上各种颜色,并用金色或银色勾边,最后定形,让色彩固着。
手绘丝绸的纹样,多在浅色地上用明亮而柔和的色彩画出花卉、枝叶、缎带等,花卉大多比较写实,以清地纹样为多,色彩过渡自然,与中国传统提花丝绸有所区别。
四.传统手绘丝绸的工艺探索
我们已知了染料基本上是使用的天然染料,技法也已知是沿袭了中国画的技法,但是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艺?至今为止,还未找到有任何传承下了的文字资料。我们知道,要想让颜色牢固的附着在丝绸上,简单地用画笔涂抹染料在丝绸上是不行的,不耐摩擦,也不耐洗涤,不利于保存,需要一种胶质的物质来帮助;同时,大部分的植物染料是媒染型,需要借助媒染剂起作用,那么,染料,媒染剂,胶质在手绘工艺上缺一不可。不同的染材在使用媒染剂,胶质,天然固色剂的比例上都有所不同。在手绘之前,必须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可用于丝绸上手绘的专用“手绘染料”才可进行手绘。
1.
2. 常用的丝绸材料:
A、绢{又叫做古绢质地比较稀疏,制成的效果有复古的感觉是仿古绘画的首选材料}
B、电力纺{色彩繁多,有光泽但密度比较稀疏适合做写意画}
C、06纺{密度增加,手感细腻,常用的工笔绘画底材}
D、60纺{密度较高的丝绸面料,光泽度很高适合现代派装饰需要,工笔绘画的常用面料}
E、绡{为半透明的丝织品,一般用于双面画,和屏风隔断用价位中上}
F、双贡缎{有织出来的天然肌理效果,价位较高特殊装饰效果的可以考虑}
G、素缎(手绘写意画常用)
3. 在丝绸服装上作画时,画师以毛笔为工具,按照传统工艺,先以淡墨起稿构图,然后设色,最后再以各色颜料勾轮渲染。
4. 后处理:手绘完成后,还必须做后处理,其方法是将画作上平铺一层白布或保鲜膜,以免沾色。折叠或卷起后放于笼屉里蒸一小时后取出晾干,温水洗一次,凉水洗一次后晾干,熨平。
五.天然手绘丝绸适合的产品
天然手绘丝绸作为一种高档的艺术品,适合于高档服装,服饰,家纺,丝巾,家装墙布,屏风,绢画等工艺品等领域。在古字画的修复和复原上也有极大的空间。有天然环保,色泽自然柔和,个性化突出的特色。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
六.传统手绘丝绸的现状
手绘丝绸现在已经进入市场,但不是传统的工艺,要恢复传统工艺,难度在于染料的制作和使用工艺上,所以至今在市场上,传统的传统手绘丝绸产品尚属空白,笔者几年前就尝试恢复传统的手绘丝绸工艺,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手绘染料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手绘的需要,红黄蓝三原色以及黑色,咖啡,军绿等颜色已经完成,笔者愿意与更多同道一起研究和探索。
七.结语
传统丝绸手绘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传统织物装饰手段,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外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恢复此技艺的时候,不能摒弃传统,一味追求产量和速度,而应该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首先就要求在染料使用上采用天然染料,在媒染剂,固色剂上同样采用天然材料,在制作工艺上可以创新。只有将传统工艺发挥到极致并与当代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天然手绘丝绸才可以有大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天然手绘丝绸一定能成为行业翘楚,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http://www.esilk.net/web/view.aspx?AID=80 丝绸手绘的历史与传统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作者:黄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