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女儿以后,我感到压力倍增,照顾孩子确实是一件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的事,而我也体会到,孩子就像是一朵花一样,是十分稚嫩和柔弱的,需要家长的认真呵护。但有些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并没有尽到责任,导致了孩子的伤害,甚至夭折,这是非常遗憾的,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例如,《东南快报》报道(http://baobao.sohu.com/20110222/n279458980.shtml),“台南一家托婴中心,只因为小女婴感冒哭闹,保姆居然狠心将才8个月大女婴关在置物柜内,把她活活闷死,托婴中心近日已被“社会局”勒令停业,不过因为临时找保姆不易,昨日上午还是有家长把小孩送来。托婴中心监视器画面清楚录下,这名33岁的保姆张翊玟,受不了女婴不断哭泣,把因为感冒不舒服正在哭泣的八个月大的小女婴,塞进了旁边长250公分、宽200公分的置物柜内,这一关就关了37分钟,可怜的小女娃疑似活活被闷死,保姆才想起来,这时候女婴已经没了生命迹象。”这件事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和各位幼儿看护人员,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这个孩子是窒息死亡,因为感冒,所以,气管等呼吸道内有大量的分泌物,容易发生呼吸障碍,保姆把她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储物柜内,加重了孩子的呼吸困难,最终导致窒息死亡。同时,有报道称,该保姆有急救员证书,还对孩子进行了急救,但没有救活。不过,据事后的解剖表明,呼吸道被大量的分泌物阻塞,可见该保姆并未注意急救时,保持气道畅通的原则。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感冒等影响呼吸功能的疾病,一定要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告诉老师,并给孩子配备手绢,嘱咐老师和孩子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免发生意外,导致猝死。
而另一起则是,《广州日报》报道(http://health.sohu.com/20110222/n303444409.shtml),“2011年2月1日下午5时许,湖南邵阳籍女孩孙雨丹(女,6岁多,已去世),与家人到广州火车站准备乘车回家,突然晕倒在站台。在铁路春运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接受了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派驻在广州火车站春运临时医疗服务点的救助。当时,医务人员根据死者父母介绍,孙雨丹自晨起未进食,因此,医务人员给孙雨丹口服了50%的葡萄糖约17毫升(因死者觉得难喝,后拒喝),并为其进行5%的葡萄糖静滴,孙雨丹病情出现好转。其间,火车站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曾两次要求拨打120电话,因见孙雨丹病情好转,死者母亲拒绝并亲自取消120救助,在医务人员的再三要求下,死者家属同意第二次拨打120,不久,孙雨丹病情出现反复,后经医务人员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医务人员共同抢救无效死亡。死者自发病、抢救到确诊死亡,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2月11日开始连续8天,死者父母及其亲属每天聚集10余人在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要求医院承认错误,并出现吵闹现象。越秀区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调处,但死者家属均不同意,并于昨日聚集50多人到医院吵闹。医院方面表示,此事件并非普通的医患纠纷,当时抢救孙雨丹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要确定医院是否有责任,必须依据法律程序办事。但死者家属始终情绪激动,认为既然医院参与了抢救,人死了就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必须承认错误。”在这里,我不评价医院是否有过错,但是,应该明确的是,这件事里,孩子的家长是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因为,根据这个报道,孩子从早晨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左右,都没有吃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是不应该带孩子去车站乘坐火车的。且不说,孩子不吃东西,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疾病,就算是健康状态下,6、7岁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热量是1600卡至2000卡,如果不能得到补充,就会出现低血糖,导致头晕、昏迷,甚至死亡的,而在冬天去火车站候车,更加会增加热量的消耗,加重低血糖的发生。当然,从广州车站临时医疗点来看,也有其缺陷,因为其应该有能力和必要的设备,来判断孩子的状况,至少应该配备便携式血糖仪等。给孩子补充糖水和静脉注射葡萄糖,应该是考虑低血糖的问题,但是否补充的量合适,是否还有其他疾病的问题,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提醒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反思,对于流动人口春运的医疗服务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还是只是作秀给媒体的表演而已呢?当然,医护人员提醒患者家属应该尽快给孩子送医,是正确的,而孩子家长予以拒绝则是不明智的。孩子的生命很脆弱,而春运时的强度太大了,即使一些成年人都吃不消,何况是孩子呢?这个事件也提醒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不要勉强,如果,孩子身体不适,应该取消或者推迟春节回家的计划。我想,家人也会理解的。
最后,我也建议各位家长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应该带1瓶温开水和几块糖或者孩子平时爱吃的食物,当孩子剧烈运动以后,又没有能补充热量时,可以暂时补充水分和热量,以免发生意外。(这只是个人经验,对我女儿是适合的,注射完疫苗以后,也可以给孩子喝些糖水,来辅助机体尽快恢复免疫的平衡。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