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2日


2月22日读报

 

《扬子晚报》头版:

南京打车将再多掏一元燃油费

    《扬子晚报》说,受燃油价格上涨影响,昨天,南京物价和客管部门联合向市政府上报了出租车运价“再加一元”的申请。预计:批复几天内可能出台;下月起,南京街头打车要多掏一块。

 

手机一拍,不同超市价格全出来

    报纸说,现在有一种手机比价软件,从网上免费下载。安装在智能手机上,只要用手机对着商品条形码拍照,手机屏幕就会出现同一商品在不同卖场的价格情况。比如在南京瑞金路上一家超市里,有人用带着个软件的手机拍一下一款标价为38元的咖啡比价,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屏幕上就出现:欧尚31.50元,金润发购物广场 37.30元,乐天玛特42元。

    这种比价软件现在还远远没有发育好。比如在南京,价格主要靠人工跑点去抄写,多数超市也会把价格抄写员当商业探子给赶出去;价格库也不完备,更新速度也是每周一次。

    美国一些深受欢迎的地方性报纸,版面最多的不是新闻是广告。广告往往比新闻的吸引力更大。比如,您要买房,报纸图文并茂的告诉你10套房子的详细情况,对您来说,这个比我刚才读的任何一条新闻都来劲。

    南京少数几家大超市,开始愿意向软件商提供价格信息。假如你是大超市的老板,一款流行的手机软件一打开,看到的总有你家超市详细、全面的商品价格和其他信息,我想:这是广告。

    这个小玩意的出现,将来会让超市、软件商和消费者多赢。

 

《南京晨报》头版:

中山门水汪汪

    南京晨报头版照片:昨天上午8点,由于施工,南京中山门外卫桥,一根700毫米自来水主供管道破裂,附近500米路段瞬间被淹,积水深达半米。到昨天下午5点左右,抢修才结束。

    自来水抢修人员说,水管破裂是绿化公司施工人员野蛮施工所致。不过施工人员表示,该水管埋的很浅,几乎暴露在外,挖土机一挖就破了。

 

人民日报批城市建设“贵族化”

《南京晨报》的消息:报纸说,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行业都出现了高端化、贵族化的倾向,很多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建筑洋了,特色没了,档次高了,生活难了,城市化过程中求新求大不顾百姓生活:比如普通患者为了看病,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等候;一些城市的新区发展起来后,却长期没有建设配套的中小学和医院。而另一方面,不少医院出现了很多高档病房,学校中出现了高收费的高档班级……于是有市民说,城市里给有钱人消费的豪华场所越来越多;马路是越来越宽了,却都是给汽车走的;理个发五六十元;洗个澡一百多元……以前家门口就有的理发店、澡堂子却越来越少。

报纸说,目前的贵族化倾向,部分是社会力量投资的,属于私人物品性质,这是基本合理的;但更多“贵族化”却是政府投资的,使用的是公共资源,这是不合理的。

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占大多数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城市决策者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金陵晚报》头版:

南外仙林分校公布2011招生方案

    报纸说,小学招收5个班,200名孩子……初中:(来不及写直接念报纸)

 

无锡限购令:本地人禁买第三套

    《现代快报》说, 无锡市昨天出台并即日起实施10条限购措施。主要包括: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售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售房;无法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内向其售房。

    和南京的“限购令”相比,“无锡十条” 还根据职工家庭购房面积的大小不同,细化并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明确了不同的首付款比例,以及贷款利率标准。

 

南京或将限制高档房集中上市

    《南京晨报》说,有关部门表示,这个做法是为了防止短时间里,造成房价大幅上涨,至于会不会实行,还要看今后楼市运行的情况。

    此外,有传言说,房价申报后,价格必须和开盘价一致,即使要促销降价也不行,南京市物价局出面否认了这一说法。正确的说法是:不能调高;降价,随时都可以。

 

开学了,江苏高校食堂没涨价

    《现代快报》说,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保证食堂菜价不上涨,江苏不少高校都“变通”地用各种办法降低成本,有的学校还使出了狠招:一道菜涨5毛得罚好几千。而江苏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高校食堂价格稳定,比如省里已经对省属高校食堂发放了相关补贴,要求高校要根据情况对困难学生和食堂进行补助。省教育厅还明确规定:食堂擅自涨价者将会遭到通报批评。

 

江苏今年只能办这十项中小学竞赛

    具体项目可以参阅今天的《现代快报》,报纸说,这些项目,一律不能收取费用,不得推销资料……此外,任何竞赛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不享受高考、中考加分待遇。

 

节后南京各大医院又现用血紧张

    《扬子晚报》说,目前医院只能保证临床抢救用血,很多医院不得不暂停择期手术。

    

天气好 梅花闹

    《现代快报》头版照片,南京古林公园里,梅花开得正欢。近日,南京持续升温,天气也多以晴好为主。冬天的严寒似乎已经渐渐远去。市民休息时,如果天气晴好,不妨多到户外走走,感受感受春天的气息。

 

“南京最牛一条路”不到一公里装十多个治安探头

    《南京晨报》说,下关区大桥南路盐仓桥大街“全是摄像头”,仅仅是几百米的距离,就“挂”了十多个摄像头。因此,有的网友戏称这条路为“南京史上最牛路”。对此,公安部门解释,这么多的探头是用于治安监控的,而不是拍违章的。

 

民国“罢工”大钟昨重新开摆

    《扬子晚报》说,南京白下路的交通银行楼顶民国老钟,前几天因为零件老化停转,这事我们读报也说过。昨天,这座停工的大钟,经过修复又复工了。不过,由于大钟的年龄过大,今后的保养维护还需要花费不少精力。至于是不是要更换零件,因为大钟是文物,还要等有关部门研究后决定。

 

一小学班级共63名学生有32班干部 引起网友争论

    《新京报》说,新学期开始了,湖北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的63名学生中,诞生了32名班干部,包括班长、值日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等。班主任说,这个想法是他提出的。班干部的选举,有老师提名、学生提名和毛遂自荐三种方式,然后再通过举手表决产生。而老师在审核时,也会综合考量。班主任说,虽然这样会使班干部队伍显得臃肿,但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而该校校长也支持这一做法并准备在全校范围推广。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赞成,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会使孩子们产生不必要的虚荣心,从而影响学习。

    我觉得,过去班干部太少,“权力”太大,导致了孩子们的“官瘾”。现在,一半多的孩子都能当上班干部,这无疑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当然,希望老师也要给暂时当不上班干部的同学一些机会,可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大火中,他先救了邻家孩子

    《现代快报》说,前天早上,安徽合肥一农贸市场发生火灾,两名3岁儿童被困在一家店铺二楼。这两孩子,一个是店主伍刚的儿子乐乐,另一个是邻居家的小孩,先救哪个?伍刚选择了先救邻居的孩子,而当他再冲进火海救出儿子时,儿子左手被烫伤了,肺部吸入了大量烟尘……送到医院后,医生说乐乐的手没有大碍,但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肺部的伤势。

    对于自己的举动,伍刚说他当时没想太多。既然别人家小孩在自己家玩,而且平时也会叫自己声爸爸,那么既然都是儿子,就应该担起父亲的责任,把他救出来。

 

商家推“老公寄存处”服务 每天近20人被存

    《合肥在线》说,近日,安徽天长市的一个超市推出了一项挺新鲜的服务—“老公寄存处”,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说,这主要是为那些怕逛街,但又不得不陪着妻子出来的男士们准备的。

    说起这逛街,似乎是女性天生的爱好。可大多数的男士们却吃不消这动辄3、4个小时的“酷刑”。夫妻、情侣之间因为逛街而引发的争吵更是司空见惯。有了“老公寄存处”,痛苦的老公们可以上网、看电视、抽烟,总算是减轻了痛苦。现在,每天都有将近20位老公被寄存。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商场设置“老公寄存处”有哗众取宠之嫌,实际意义不大。其实我认为,这个“老公寄存处”无非就是为顾客们提供的一个休息场所罢了,还是值得提倡的。不过,把老公当成一种物件“寄存”总让人感觉怪怪的。再说了,要是女士们想休息了,该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