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胀,我们买股票(基金)吧
忘了是在哪一个PPT上看到的一句话“我们虽然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过CPI”,这句话很形象也很实在。好几次有朋友问我,通胀时代到底应该买什么。我个人想,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得看它在什么历史条件下。
一般的说法,就宏观来说,温和的通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过度的通胀在通过“虚假繁荣”阶段以后对经济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对于老百姓来说,通胀简直有百害无一利,一般来说,在通胀阶段,我们的收入增长总是跟不上物价的增长速度,因此,通胀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我们的购买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买什么抗通胀”就摆在我们桌面上了。
解决问题的逻辑很简单:买什么抗通胀么,买比通胀涨得快或者最起码跟上通胀涨幅的东西就能抗通胀。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什么东西跑得过CPI?实际上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不动产、资源。比如黄金、房地产等等。但很少有人想到股票。股票能抗通胀的逻辑我估计是这样的:按货币学派的权威弗里德曼的观点,所谓通胀,归根到底其实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社会上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那么,既然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那这“超过”的这部分钱会到哪里去呢?由于对购买力下降的担忧,其实它们是会到我们刚才说的不动产、资源上去,然后也会到资本市场上去。“超过”的钱到资本时常上去的动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流入,一个是主动流入。一般情况下,通胀与股票价格成正相关关系。简单地说,温和的通胀一方面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生产;另一方面由于销售收入增加,帐面利润也会随之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表示的“股利”也同步增加;这两个方面都促使对股票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当然引起价格的上升。
道理就这么简单。一般来说,能够抗通胀的是不动产、资源和实体经济(股票)。但就目前历史条件下,到底买什么就不能一概而论了。最重要的不动产是房地产,就目前来说,从各地出台比“国N条”更严厉的调控措施的势头来看,房地产未必能够抵御通胀,反而可能贬值也很难说。而资源类的商品,最典型的莫过于黄金白银,对于它们我就不敢多说什么了,历史看,他们并没能抵御住通胀的威胁。对于股票,我到目前还是认为,它基本上处于历史低位,更何况有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源源不断“热钱”流入以及可能从房产转战股市的游资的追捧,相信它在最近几年爆发的概率较大。
抗通胀,我们买股票(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