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提高打车价格,不如降低份钱


每日阅读:提高打车价格,不如降低份钱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车企与媒体非暴力不合作关系背后》汽车公社 作者:武卫强

出租车调价并非唯一的选择》新京报  社论

 

读后感一:提高打车价格,不如降低份钱

目前,的哥每天开支除了油费外,主要就是份钱。当下我国百姓生活压力本已很大,政府与其提高打车起步价,让每一个百姓外滩成本,不如努力降低出租车公司收取的份钱,让少部分企业分摊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必定目前出租车公司只要有个营业执照,就像端着金饭碗,稳赚不赔。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方政府,宁愿被大家骂,还是舍大家顾小家,厚着脸皮提高打车起步价。难道,你们真是穷得叮当响,家里只剩一条裤裆了?!

l  新京报  记者蒋彦鑫 刘泽宁  北京93号汽油售价已涨至7.45/升,由此导致的出租车是否涨价问题,目前北京发改委与市交通部门正在调研。昨日,市交通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调价从方案制定到最终实施大约需要半年时间,因此上半年北京出租车调价可能性不大。

l  东方早报  栾晓娜    上海自20065月份建立了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本市出租车运价的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091011日,市区出租汽车起步费由原先的11元调整为12元,超起步里程单价由每公里2.10元调整为2.40元。就在两个月前,因为油价上调,政府部门已经对出租车进行了相应补贴,而自昨日起油价再次上调后,93号汽油价格调整为7.39/升,比6.43/升高出了0.96/升,在“出租车油运价联动机制”再次启动之前,对于高出部分的油价成本,相关部门将在经过详细测算后,继续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临时补贴。

l  新京报  涨价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在高油价之下,出租车行业增加的成本,其实需要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四方分担。对政府而言,如果目前的油价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那么,能不涨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定要涨价,那么,也应该本着四方分担的原则,既不能让乘客成为唯一的买单者,也不能让的哥吃亏。

 

读后感二:国家治理有方,我老婆在他方

娶不到老婆,一是自己没用,二是不得不抱怨几句政府官员,你们二奶、三奶……前赴后继的,我等小民的光棍数量也只能芝麻开门节节高。

汽车公社  调查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结婚花费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4倍,相当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135倍。1999年一对城市新人的结婚支出介于5万到20万元之间。在上海等一线大城市,新人想办一个体面的婚礼包括买房、装修、买车等费用更高达80万到100万元甚至更多。而2007年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更是一笔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一对新人的平均结婚费用飙升至18.7万元,其中不包括买车买房,仅仅是喜宴、蜜月的花销。超前消费年数达到7年,高居中国结婚成本榜首。调查显示,上海平均每对新人结婚费用中的最大支出是新居装潢费用,近6万元。法国《欧洲时报》据此报道说: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结婚的花费甚至已远远超过美国人。

 

读后感三:多点民营加油站,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

没竞争的市场,只能用来养懒汉。多几家民营车企,不仅竞争更激烈,油价更低,而且中国CPI指数也会降低点,必定石油供应已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京报 昨日凌晨国内成品油价格本年首度上调,北京93#汽油上涨至7.45元每升,每升上涨0.28元。记者昨日从京城的多家民营和外资加油站了解到,有的加油站并未上调价格,多数加油站在价格上调后仍远低于目前两大石油公司的价格。据记者了解,一家民营油站93#汽油目前售价6.57元每升,较市价低0.88元每升。

 

读后感四:比亚迪直喷了?

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今年还计划打一场技术战。3系以上车型全部可实现搭载:直喷+涡轮增压+双离合器。秘密准备了很长时间,今年亮剑。

 

读后感五:付强来了,司卫被束之高阁

华夏时报  215日,北京奔驰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原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司卫现已正式调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股份负责新成立的奔驰品牌业务部。而司卫的接任者就是原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副总监付强。

 

读后感六:车企也有暴发户

汽车公社 作者:武卫强   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回忆说,当年奇瑞的第一个公关活动,他拿到的费用预算是3000元。今天不少车企新车发布的费用预算要在这个数字后面加一个万字。越来越奢华的发布会要证明什么?对于一个普通的记者来说,或许他所充当的仅仅是一个群众演员。

 

读后感七:公关公司插一刀,媒体被边缘化

l  汽车公社 作者:武卫强    车企和媒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流行说法是:媒体是丙方,甲方是车企,乙方是公关公司。从这个定位看,公关公司是协助车企来运营媒体的。

l  汽车公社 作者:武卫强   参加车企的新闻发布会,躲在厕所里猜发布会流程,想发布了哪些信息,基本不会错。拿到手的新闻通稿,改了时间、地点、企业名称和一些数字,基本能用在另一场发布会上。有时也参观个工厂,沿着画好的线路走,不能打扰工人工作,能看的地球人都知道,能爆料的肯定见不到。更滑稽的是提问环节,没有领到写有问题字条的,基本只有听的份儿,而所谓的提问和回答,大多也在预料之中。

 

读后感八:车市媒体的学习能力亟待提高

汽车公社 作者:武卫强   媒体和车企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八股,放在嘴里翻来覆去嚼,还是没什么味道。年轻记者是汽车工业的发展洪流裹挟着匆忙上阵的——少培训,少积累。从机场到酒店,从餐桌到饭桌,写稿时抓耳挠腮,不得已成为百度记者“google记者,一旦习以为常,不仅学无所长,还免不了让车企和公关公司的人看不起。有觉悟的媒体喊出跳开公关公司闹革命,深挖洞,广积量,布防线人,紧盯微博,不惜以讹传讹,即便被称为哗众取宠,也比自废武功强。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