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达集团杨卓舒总裁接受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记者专访
蓝色半岛的总能量相当于深圳、浦东、滨海新区的总和,甚至还要大
记者:相比深圳、浦东、滨海新区,蓝色半岛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杨总:深圳的价值在于给我们闭关锁国的现实树立了一个新的样板,把铁桶一般的闭关锁国打开一个口子,于是全国跟着渐变,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浦东主要是发展金融,想恢复60年前上海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60年前上海、纽约、伦敦这是黄金三角,那时的香港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弹丸之地。较之前两个特区,滨海新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给实体经济,特别是给世界500强提供了一个进入中国广阔市场的平台。蓝色半岛继三个大特区之后,它的总能量应该相当于深圳、浦东、滨海新区的总和,甚至还要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深圳当时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生产关系调整,和上层建筑里面的一部分制度调整,来推动了深圳的发展。当年邓小平选择深圳作为一个特区,这是非常英明的。换在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行,只有和资本主义接壤的地方,才能出现深圳这样的特区,把关口适当放开,把后方适当围起来了,于是让资本主义的这股水和社会主义这股水互相一对流,于是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就出来了。如果换到其它地方,你就搞不起来。通过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部分调整,解放生产力,这是一种巨大的反作用力。但是它是有限度的,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不行了。因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生产力的解放不是无限的,是有条件的。因此你看深圳现在已表现不出更大的迸发能力,对全国的牵引能力正在弱化。现在深圳享有的政策几乎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享有。所以蓝色半岛这个特区,深圳所有的政策蓝色半岛都将享有。
关于浦东,它是要打造一个世界金融中心。但是滨海新区的金融政策就比浦东的金融政策要开放得多。滨海,比如我这个企业有10个亿赋闲资金,我可以到金融市场挂牌交易去,这连浦东也做不到。由此可以断定,国家的金融政策越来越开放,浦东所能有的,将来蓝色半岛在金融政策上也一定会有,否则外资进不来。如果没有这样的金融政策,仅靠国家的几万亿投资也不够,所以蓝色半岛一定会有新的金融政策进一步超过滨海新区。至于滨海新区所有的,能让世界500强进来的这个平台,这次蓝色半岛的规划上全都具备。但是更重要的是,蓝色半岛的最大的价值,是在全国第一次把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把国家的发展后备力量转向了一个新的区域——海洋,这是第一次。
我们国家土地和人口比,资源是绝对特别贫乏的,特别是战略资源。如果没有资源支持,我们又做不到像日本那样在高科技引领下发展,还是个高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经济方式,再没有新的资源补充,这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资源枯竭、能源匮乏,永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次中央及时提出来蓝色半岛,国务院又把它正式批复,我认为这是最明智的一个举措,最富有远见的。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蓝色半岛寄予厚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寄望于环渤海,蓝色半岛就是它的突破口。
杨总:这个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胶东半岛过去就有这样相当好的经济基础,没有陆路的支撑海洋也开发不起来。不论交通条件、经济总量、原有的产业布局、海港的情况,也包括刚才说的科研教育水平、综合力量等等,中国沿海哪也比不了,所以这个区位的选择也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