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瞄准二、三线城市抢地造城
——金承龙 2011年2月14日
去冬今春来,有实力、有眼光点的投资商纷纷到二、三线城市抢地欲打造“大商业”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所谓城市综合体就是投资的项目具备相对独立而现代的城市运行之基本功能、而大家习惯称为的“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项目具有投资资本大、地方政府看好、房开商投资回报企稳的特点。
现阶段,一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或是综合体地块,经过万达等众多实力强劲的商业开发巨头的“掠夺”、已渐渐趋向饱和,而众多经营实力和运作资本并不是太雄厚的开发商也纷纷进军二、三线城市开发“城市综合体” ,也可算是众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创新”运动;也是二、三线城市向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去年下半年来,越来越多开发商涉足商业地产发展,并瞄准具有开发潜力较好或远景较佳的二、三线城市。故而,“城市综合体”成为有实力的开发商首选运作项目。
去冬今春掀起了众多房开商在二、三线城市大拿商用地的高潮。2010年12月就有多家大型房企前往二、三线城市拿地拟运作“城市综合体”项目,尤其是今年以来,又有不少上规模的房企到二、三线城市大拿商用地,如元月份绿城、越秀集团、南京中商等企业都纷纷出手“圈”成千上万亩的大园地来打造“城市综合体”城。万达集团也乘胜出击,在1月底又成功竞得芜湖弋江中路与赭山路交叉口东南侧A地块。
开发商大举进入二、三线城市拿地开发综合体项目,这似乎形成了一种趋势而且该趋势有越演越烈之势。
开发商抢地如此冲动的原由是:投资商到中小城市运作“打包式的综合地”,是通过“帮”地方政府造“商业城”、“文化城”或“旅游城”等等名义的同时并可获取的住宅板块之利润空间较大,前景也相当乐观;不少开发商面临国家对商品房深入调控、回头看着万达、SOHO的商业项目运营成功也十分欲望涉足商业项目的开发;他们通过地方政府招商下的“明挂暗协”的方式低价拿地,并经综合开发后以高价出售住宅,而商业、酒店等自留物业又可保持长期稳定收益增长,这样开发商获得的利润将更高、其投资商就拥有了续后更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