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的N种成长路径


  “愤青”(英文Angry Young Men),是“愤怒青年”的意思。

  “愤青”广义上指凡是怀有对某些社会现象或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有强烈不满情绪的愤怒或有志青年。因此,事实上“愤青”不限于任何一个时代与国家,古今中外都有。历史上有许多风云人物,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可称为“愤青”。事实上,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有过愤青的过去。在我看来,“愤青”基本上是一个中性的称谓。而今,人们更多地把“愤青”狭义理解为是对社会、政府、国家的明天失去希望,以激进的言辞表达想法的人士。

  不管是广义和狭义的“愤青”人士,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都会逐步成熟起来,只是因为个人“修炼(心智成熟)”不同的缘故,他们会走出一条不同的成长路径。笔者设想用以下三条路径分析愤青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首先,会有一部分人心智快速走向成熟。这些人态度积极,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学会了理性直面国家、社会和政府的各种问题,对未来抱持坚定的希望和信念,并培养出了强烈的使命感(抑或责任感)。在使命感的指引下,以激情和智慧对待周遭的人和事,不断增长才干,并最终对社会或者周围的人做出贡献,成为社会、团队或家庭的中坚力量。

  其次,还有一些人因为不能及时树立起崇高的使命感,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对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终于发现愤怒并不能改变世界,在思想上看似成熟了,但却失去了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他们随波逐流,自由主义,安于现状,没有大的作为。这一部分人最终走向平庸……成了社会的大多数。

  第三,会有一小部分人在愤青思维的主导下不能自拔!随着年龄的增长,既不想对现实妥协(不愿接受现实),又不能树立起崇高的使命感(不愿承担应有责任),更不能身体力行去改变世界(不能改变现状),他们终生愤世嫉俗,对社会始终抱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在今天的社会里这部分人还真不少,他们不仅自己不幸,还以不健康的心态让更多的人不幸!

  笔者本人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愤青一个。写这篇短文,是希望和年轻朋友共勉……并希望更多的愤青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燃烧激情,勇于承担,并最终成为社会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