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流大学,一目了然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目前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中国何时能诞生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这些问题,答案非常多。有的回答过于含糊其辞,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的引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其中的数据采集、量化统计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有的观点鲜明,但掺杂着太多的情感因素难以让人信服。事实上,是不是一流大学,有很简单很直观的判断标准,那就是看这所大学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也即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来自世界各地。

当你到一所大学就学,如果出现在你眼前的都是同一个国家的教师,那么即使这所大学自诩为世界一流大学但实质上肯定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相反,如果出现在你眼前的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那么即使这所大学没有标榜自己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很可能是世界一流大学。国外顶级大学半数以上的教师来自海外,有的专业甚至三分之二以上教师来自海外。大学重要的不是大楼,而是大师。只有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聚集在一起,这所大学才可能是世界一流的。世界上最好的大学都是向全世界招聘教师,他们注重的是才能而不是国籍、肤色和信仰。在海外顶级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的同学总是会说,他们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老师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师资构成了一流的大学。

中国是不是有世界一流大学,你只要看看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到底来自哪里便可以知道了。当一所大学没有能力招聘到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的时候,这所大学自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为什么还不愿来中国任教?是我们经济实力不够还是缺别的条件?引进优秀教师,是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中国早些时候是没有经济实力去引进优秀教师。但是,今天中国是第二经济大国了,如果仍然说自己穷,那是谁都不会相信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让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来中国传道授业呢?就优秀教师而言,比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工作环境。官本位的治理结构,关系至上的办事规则,浮躁功利的科研作风,凭实利不凭实力的项目立项,灯红酒绿的社交应酬,能不让只懂科研潜心学问的老外不寒而栗望而却步吗?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缺的是一流的教师,实质上缺的是一流教师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没有一流教师的生存环境,中国永远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可怕的是,没有国际人才的引进,这种大学的环境还会进一步恶化,进一步恶化的环境又会使得国际人才的引进变得更加困难。如此循环,中国一流大学的出现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有人一定会说,目前中国顶级大学的教师都有留学背景,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了。确实,国际化人才,并不一定就是外国人,而且外国人也不一定都是人才。但是,让我纳闷的是,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人才为什么都是本国人呢?如果有人据此就认为中国大学已是世界一流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海外归来的中国人皆为世界一流人才。切莫因自己的一点点进步就沾沾自喜,更不可因这一点点进步就将自己的学校贴上“世界一流”的标签。

一流大学的标准谁都看得见、摸得着。是不是一流大学,一目了然,不用他人评说,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