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七个月的庞大并购萨博,终于告一个时间段,并购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萨博的股东通用汽车反对而失败。萨博破产已经成为事实,那么两庞并购萨博前期投入的资金,是否就会打水漂?而作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两庞,希望在世界汽车制造或销售领域上分享一杯羹,海外抄底的失败,见证了国外汽车企业对技术的封锁只强大,也侧面反映了国内合资市场换技术的空话!
打水漂——7440万欧元真正能收回甚少
首先,由于通用的反对,萨博被两庞并购的可能性已经为零。12月19日 由于通用汽车方面的阻力,萨博被迫向当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并获得批准。前期两庞出资似乎打水漂,这得看萨博破产清算中,还有多少从萨博员工工资福利以及所欠供应商货款的第三方债务,这些减去之后,剩余的钱才能有两庞分享所剩无几的资金。而从目前萨博所欠员工工资和福利来看,以及第三方债务等资金盘出,萨博能够剩下的资金所剩无几,两庞希望拿回以前投入的资金,可能很难。
另外,从青年汽车并购的瑞典萨博开发的凤凰平台技术,并美其名曰该项技术“非常高端,绝对物超所值”,但是这还得看萨博股东通用汽车的脸色,如果通用汽车不同意,因为通用汽车在萨博技术专利上仍有绝对发言权,那么青年汽车并购资金也将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通用汽车是否会同意呢?
再次,庞大汽贸支付给萨博的购车款,萨博汽车一直处于走走停停的生产状态,其产能很低,萨博完全不可能交付那么多辆车型给庞大,并且,已经破产的萨博,即使庞大获得了足够辆的车,但是这些破产的车又能否销售得出去,因为售后这块的零配件等都还得找通用帮忙并从中赚钱,而消费者又是否愿意购买一个倒闭了的车企的产品?
中国要做汽车强国在于自主车企的使命之技术创新
我们从通用在中国市场的嘴脸来看,通用在美国金融危机中,能够破产后死而复生,就应该感谢中国,没有中国市场的销量,通用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2009年,通用转让所持上海通用1%股权给上汽,成交价为8450万美元,通用起死回生之后,通用要求回购上海通用1%股权,让上海汽车将持股51%和通用汽车持股49%变成50%:50%。这就是通用的嘴脸,通用和上汽合资多年,中国市场给通用换来了硕大的利润,但是通用又给了上汽什么技术?或许,大家会说通用把凯越的底盘给了上汽通用五菱搞宝骏630,凯越本市通用收购韩国大宇的车型,而通用占据了上汽通用五菱44%的股份比例,难道这也叫市场换来的技术,是通用心地善良,还是通用希望从上汽通用五菱中创造并多的利润?
谈及市场换技术,来华最早的大众,在中国成立了20多年的合资公司,其合资的中方又换来了技术吗?除了分享比外方更少的利润外(虽然股份平分,但是引进车型得支付专利费),中国哪家合资车企真正通过市场开放获得了外方技术。可见,外方对技术的封锁之严密,是国内合资的中方没有想象到的。中国汽车企业真正需要强大起来,这个使命最后还是落在了自主品牌车企上。
或许,大家觉得自主品牌车企不争气,这么多年了,也没有搞出个像样的全世界走红的车型。中国自主品牌从夹缝中生长起来,开始合资的道路上忘记了自己该走自己的路,当觉醒之后觉得自己该走自己的路,一些民营车企吉利和比亚迪等汽车企业起来了,却面对政府给予不同于合资和大国企一样的汽车发展命运政策。
中国人恨铁不成钢,自主品牌多年发展以来,但是有多少国人愿意投自主品牌一票?虽然技术上有所进步,车型的设计也可以向国外设计公司购买,但是却动力等核心技术,被掌握的还是少数,就拿目前奇瑞和长城掌握的小排量涡能增压技术来说,其实与汽车强国的大众等还是有一些距离,只是距离在缩小。中国人不支持自主品牌,特别是政府都不支持自主品牌,又让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没有市场赚取利润,何来资金投入搞研发?
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去哪里了?我们是汽车消费大国,但是我们不是汽车制造强国,我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市场,而自主品牌仅仅三成左右的市场份额,更大的利润蛋糕被合资的外方拿去了。中国人希望海外并购走出去,这样的希望和目标是很好的,就拿并购萨博来说,通用为何反对,难道中国车企并购萨博就直接对通用在华形成了威胁?其实,国外车企不希望看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强大,采取技术封锁,唯有中国自主车企争气才行,只有技术创新和突破,打造国人喜欢的质量过硬的服务优良的产品,那样才能变成汽车制造强国。
两庞收购萨博失败、自主车企技术创新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