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称,银监会近日向各家信托公司下发通知,严禁信托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这则传闻究竟是否属实呢?
关于银监会叫停信托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业务合作,银监会最新的表态是没有发文进行规定,但可能有过“口头通知”。而上海多家信托公司则表示,目前为止没有收到监管部门的具体通知,即便有也只能是“窗口指导”,而不会有明确的文件。
尽管银监会发出的这个“黄牌警告”还有待澄清,但从各方的反应来看,大概不是“空穴来风”。之所以银监会对信托与小额贷款公司等之间的合作“耿耿于怀”,关键原因还在于对小贷公司资金安全存有疑虑。
今年以来,银行信贷被严格管制,导致了民间信贷泛滥,而作为民间信贷生力军,小贷公司等却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但高兴之余,小贷公司等迅速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资金来源匮乏。
2008年《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使小额贷款公司“弃暗投明”,身份正式合法化。然而,监管层为了避免小贷公司出现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违规行为,特意规定,今后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这个条款虽然保证了小贷公司不会扰乱信贷市场秩序,但也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正常的融资渠道。这种制约在今年民间借贷市场“井喷”的背景下,让小贷公司焦急万分。
由于《指导意见》对小贷公司的信托融资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信托就成了小贷公司的“救命稻草”。统计显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家信托公司已有多款投资于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借贷结构的信托计划面市。参与的信托公司包括山西信托、西安信托、新华信托、中信信托等,募集资金额一般为几千万元到2亿元,收益率一般为7%-8%左右,超过10%的产品并不多。
当然,对于近期的“叫停”风波,业内人士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希望可以通过借道信托产品的方式融资,以加速资金流动,赚取更多利润,但是这一方式也会涉嫌非法集资,与政策打擦边球。
不过,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向当地农业相关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贷款,该类公司依据政府平台,与信托公司合作,扩大规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银监会为何向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发出“黄牌警告”?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