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 - 各国反应


  俄罗斯

  普京于2004年12月4日签署了该协议,俄罗斯于12月18日正式通知联合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俄罗斯政府一直认为俄罗斯应当从附件一国家的名单中除去,在谈判会议中不时设置障碍,不承担《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责任。俄罗斯尽管在各种场合不是很积极地带头公开反对,但是立场非常明确。俄罗斯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的坚定反对派。

  欧盟

  澳大利亚是最后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微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上表示,欧盟原则上同意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赫泽高表示,欧盟一直致力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落实工作,不愿意眼看着世界各国花费了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辛苦成果付之东流。因此,即使其他主要国家不准备在该协议上签字,欧盟也会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欧盟希望维持《京都议定书》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如果德班会议无果而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美国

  美国政府1997年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但美国参议院没有核准。美国是唯一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1998年11月12日参加谈判的副总统戈尔象征性的签了字。考虑到参议院当时的态度不可能通过该条约,克林顿政府没有将议定书提交国会审议。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在2020年的减排目标的承诺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目标。加拿大是哥本哈根会议后,第一个将承诺目标降低的国家。现在的目标是,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17%,等效于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增加3%。加拿大也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坚定的反对派。

  2011年12月5日,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在德班气候大会上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加拿大将不再续签第二承诺期。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加入《京都议定书》最迟,在实施《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时三心二意,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经常敲边鼓,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做承诺。澳大利亚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温和反对派。

  日本

  日本已经成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坚定反对派。2009年日本政府就隐隐约约地表明《京都议定书》没有第二承诺期。在去年坎昆会议期间,日本政府代表团高级官员清晰地发出了这个信号,只不过在随后的外交语言中加以修正,不直接明了地表白。在2011年波恩会议上,日本代表团成员一改以往闪烁其辞的回答,而是重复申明,日本政

  府拒绝《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

  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1月22日举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发布新闻发布会,中国政府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特别坚持京都议定书要有第二承诺期,这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多边机制非常关键、焦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