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三种结局


  核心提示:欧洲、乃至美国金融系统在此的巨大风险敞口将导致债务危机迅速转换为银行危机,深度紊乱难以避免。

  好戏剧总是在峰回路转中给人惊奇。

  日前,希腊总理宣布可能就是否接受欧元区救助方案交付全民公决,“希腊的未来应该由希腊人民决定”。消息传出,欧洲股市大幅下挫,从最高点计算,德国股市跌幅接近10%。

  本来,上周,经过艰苦谈判,欧元区峰会好不容易才对希腊救助方案达成共识。在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之后,私人部门银行系统最终退让,同意将减免希腊债务比例提高至50%,且将给予希腊第二批资金援助。会议也同意以杠杆形式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并要求欧洲银行增加至少1064亿欧元资本金。

  这一方案的积极之处,在于为解决欧债危机赢得了时间。在私人部门同意希腊债务减计1000亿欧元之后,希腊的债务负担有了实质性下滑,债务占GDP比例有望在2020年降低到120%左右。这一比例固然仍旧过高,在短期内却可以忍受。加大EFSF资金实力令欧元区有了更多的能力来扑灭零星火焰——只要不是整个房子都失火。银行业增加资本金则降低了债务危机演变为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在大笔一挥减掉1000亿欧元的同时,希腊必须进一步执行紧缩政策。对此,希腊国民显然缺乏认同。目前,希腊青年人失业率40%,自杀率则达世界之最,自危机爆发以来,罢工、游行无日或缺。希腊现政府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也知道进一步的紧缩将有可能令自己丢失政权。政治算计之下,希腊总理提议将欧盟救助方案提交全民公决。

  照目前的民意调查,大多数希腊人反对欧元区救助方案。而如果希腊真的最终拒绝救助方案,欧债危机可能以最差结局告终。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同一货币区内存在歧异经济结构,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希腊等南欧小国出现支付问题。不同于流动性问题,支付问题若无经济结构本身的调整,难以彻底解决。

  欧元区货币统一之后,分割市场的统一为欧洲经济扫清了一大障碍,但变革的经济利益更多地被竞争力强大的北欧国家获得:籍由统一货币,德国出口品获得了低估货币的支持,出口与贸易顺差一路上扬。同时,南欧国家搭便车获得低息资金,国内需求旺盛,为其巨大的贸易逆差融资。这一组合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时期令南欧、北欧都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成长,付出的代价是南欧国家居高不下的政府债务与外债。

  2008年金融危机打击之下,南欧国家竞争力不足的致命不足开始显现。由于没有自己的货币,竞争力问题难以依靠货币贬值手段解决,希腊政府迅速发现自己无法周转巨额到期外债。麻烦的是,类似的问题不止希腊有,欧猪五国、甚至意大利,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同样问题。

  如此,欧债问题形成实体经济竞争力落差问题、债务问题、银行问题的错综复杂的局面,理想的解决方案难寻。这一局面最终有可能以三种方式结束:

  第一种结局是设计南欧三国有序退出欧元区。鉴于按照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三国的竞争力现状,其工资、福利过分高估,贸易赤字巨大,金融市场不可能为这些赤字长期融资。因此,要么通过长期的通缩来调整,要么通过货币贬值来调整;现实的是后者。如果在私人资本自愿接受50%减计的前提下,设计三国有序退出欧元区,则货币贬值有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国家竞争力水平的调整,欧元区资本市场才能够避免三国债务问题带来的持续伤害、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风险溢水过高、资产价格波动、信贷活动停滞的问题,有利于欧洲整体经济的复苏。

  第二种结局是上周欧元区峰会竭力争取的方案。这一方案没有解决南欧三国竞争力不足的长期问题,但的确为解决问题赢得了时间。

  如果希腊拒绝上述峰会救助方案,欧债危机有可能向第三种局面发展。这种情况下,希腊将迅速违约,并可能退出欧元区。资本市场将掀起巨浪,迫使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债务利率飙升,迫使其中的弱者暴露于巨大的违约风险中。西班牙的债务规模不大,但目前失业率高达20%,政府赤字占GDP比例9.2%,贸易逆差占GDP比例4.5%,而GDP增速不足1%;意大利失业率低于西班牙,约为8%,政府赤字较低,约为GDP的4.6%,但贸易逆差约占GDP的3.3%,更糟糕的是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高达120%,而经济增速也不足1%。这些数据表明,一旦这些国家遭遇危机,依据其规模,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无能力救助。欧洲、乃至美国金融系统在此的巨大风险敞口将导致债务危机迅速转换为银行危机,深度紊乱难以避免。

  希腊现政府的政治投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严重后果,影响的不仅是希腊数百万国民。当然,此事仍有不少变数。据最新消息,该提议必须得到议会批准才能实施,而议会中反对声音不小;反对党也全力反对,要求提前大选。未来,还有许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