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还是管教?


施爱还是管教?
其实,这个问题的提出很久了。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类似的书,题目就叫《管教与施爱》。搬家多次,那本书已经找不到。我记得在它的封底写了几行激励的文字,大意如斯:
也许你不能做一棵大树,就做好一株小草吧;
也许你不能做机智的船长,就做好一名勇敢的水手吧;
也许你不能当统帅千军的将军,那就做好一名忠实的伙夫吧;
……
可见,从最平凡的事情做起,从基础的本职工作做起,一句话,做好你自己,就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然而,世间大多数人并不懂的这个基本的道理。
好像我写这些内容和我的题目不相关联,有些偏离题意。但是,从思想教育的某些层面来看,人们普遍欣赏一棵大树,而忽视了身边的一株小草;人们赞美船长的气魄和睿智,却不肯青睐英勇顽强的水手。
今天,去图书馆上阅读课,感觉好多了。连平时很头疼的几个“刺头”也听话,尤其是叫朗的男孩,不知有多乖!整个过程我都关注过几次,他在那里翻阅杂志,认真滴读着。后来,我走过去检查他的阅读摘抄本,也写得很好,很多。
我不禁想,这种神奇的变化根源在哪?
施爱。欣赏孩子,当他有了成绩和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上午的写作课堂上,我在讲评之前,念了一些名字。在十八个写作优异的孩子里面,就有叫朗的。当时,其它人听到有他的名字时,发出了“嘘嘘”的声音。但是,我还是有意把他的名字放在了后面,并强调朗的叙事能力非常优秀,“烤鱼”一节写得很有生活情趣。
我看见朗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呢。我们为什么没有欣赏别人的勇气?难道调皮的孩子就一无是处吗?全班鸦雀无声。
施爱还是管教,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当我们觉得管教不起作用的时候,不妨多一点施爱。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