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新《钧瓷歌》在钧瓷发祥地许昌受到欢迎
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著名书画家傅以新的诗作《钧瓷歌》,在钧瓷发祥地许昌受到广泛好评,《许昌日报》2011年9月14日登载吴浩的评述文章介绍此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圆明园管理处等介绍钧瓷十二兽首的《钧彩染首》一书亦收入此诗评,同时发表傅以新自书的《钧瓷歌》,该件楷书作品更能彰显其书法家的功力,以颜体书法为基础、溶注魏碑、行书笔式和韵味的独特风格,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作品将参加今年11月中旬在瓷都禹州举办的《钧瓷诗词书法展》。
推荐一首好诗——傅以新《钧瓷歌》
文/ 吴浩
我是个钧瓷爱好者,欣赏不尽它那远非人力所能安排的神奇色彩和图像变化。我也非常关注历来咏钧瓷的诗词,可惜少有佳者。咏器物的诗难写,因为很难脱开平淡的状物叙述和空泛的赞词堆砌。近日从朋友处抄来一首《钧瓷歌》,属于七言长律,共十四句。作者傅以新,是当代著名书画家。他的《钧瓷歌》,无论遣词、对仗,还是平仄、用韵,都十分到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具有浪漫色彩,我想这与他画家的视角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对色彩和图像的敏感,以及文学修养有关。
瓷之王者远凡胎,不染俗尘半点埃
鹦绿登尊仪尽备,天青入鼎韵新开
玫瑰紫雅常称冠,玛瑙红纯独占魁
釉变千奇凭晕化,色生万象费遐猜
依稀翅展游星海,又似云奔簇瑤臺
斑烂礼花寰外落,晶莹瀑雨暮中催
冰纹细赏分层裂,讶叹至今神未回
开首两句是为钧瓷的定格:瓷中王者,远非凡胎。“胎”字还巧妙地点出了它作为瓷器的本质。
接下来的四句是从色彩来描述钧瓷,鹦哥绿、天青、玫瑰紫、玛瑙红四种颜色代表钧瓷的丰富釉彩,“登”和“入”生动地写出特殊釉色施于瓷胎的开拓性努力,同时还对钧瓷器型作了完美概括:尊代表传统器型,鼎是新开发的型,均具有钧瓷敦厚粗犷的造型特点。
再接的六句是描写钧瓷的窑变技艺。窑变生成难以捉摸的晕化色泽和神秘奇丽的虚幻图像,使作者看后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如舒展翅膀在浩瀚无垠的星际遨翔,如奔动的云霞簇拥着神界的仙山,如耀眼的礼花在夜空爆发飘坠,如瀑布在山石上碰溅成珠雨散落,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叫绝。
结尾的两句描写钧瓷最尖端的技艺——开片。开片形成的冰裂纹,由于钧瓷釉色肥厚而透明,便产生难得的分层冰裂。这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似乎至今都在回味,沉浸在惊叹中。
整首诗由远及近,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生动的描写把我重又引入了缤纷的钧瓷世界,也让我对钧瓷的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愿在此与同好者共赏。(文吴浩)
-----
中原的山川云树、风情文物,历来备受画家关注。2011年春,北京名家一行10人,由古都许昌出发,绕行豫省大半,进行写生采风,又经数月艰辛创作,将于金秋时节将硕果呈献。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此次中原行就是最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