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辉煌的二百亿元的梦
许多发明,都是灵机一动的杰作。但是引发灵感跳动的催化剂却非一蹴可及。
花时间耕耘吧,那是收获的序曲。
湖北的当阳历史上尽出英雄。
张翼德横矛当阳桥、赵子龙激战长坂坡、关云长显圣玉泉山……
出生于湖北当阳的张道槐雄风依然,豪气依然。当他往你面前一站时,哪怕他是穿的便装,那一点八米的挺拔伟岸的身躯,由骨子里透出的都是军人气息,而当他开怀大笑时却糅合了农民的憨厚和军人的爽朗。就是这样一个人,悄悄地引发了一场有关养猪的革命。
一
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张道槐,一个副团职的器材管理处长带着他的汽车团队,从硝烟迷漫的南疆战场凯旋。1260辆战车,人车无一伤亡,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创造奇迹的人却满脑子想不通,我们曾为对手无私援助过200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用占世界百分之七不到的耕地来保证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的温饱,有的一个劳动日还要倒找8分钱。
他的脑子里有了一个为国家创造200个亿、让千百个弯曲的腰直起来的梦。谁也不可能让8亿农民一个早上便经济腾飞,8亿农民也不可能全部涌向城市淘金。在黄土地上生活了5000年的中华民族最终的富足还要在黄土地上做文章。这样想过后,张道槐作出了惊人之举。
张道槐向上级递交了申请:“我要求转业,回农村去。”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丞相曹孟德52岁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路上,踌躇满志地诗兴大发,吟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绝句。
公元1982年,年龄50整,身着团职干部军服,有着31年军龄的张道槐成了一介布衣,走进8亿农民的行列。
二
长坂坡,沮河边,张道槐回到老家照耀大队。张道槐乡音已改,家乡却贫穷依旧。他恨不得让乡亲们一夜之间就富起来。他养兔、养河蚌做香肠……凡是能做的、该做的,他几乎都做了。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搭进去,不但没有使家乡富裕起来,自己反而成了贫困户。
他记起《说文解字》中“家”字,这个字的结构是房屋下面一头猪,可见中国人对养猪的看重。
他记起有关农民的一则笑话,一个农民悄悄地对另一个农民说:“伙计,你可知道,人家别国总理到咱们国家访问都吃什么吧?那可不是吹牛,顿顿都是粉蒸肉啊!”每当他听到这则笑话,就有一股苦涩的感觉往心里涌。中国的农民传统的“一堆青草一把粮,一瓢淡水一棒糠”的养猪方法使他们喂一头猪显得非常不容易,贫穷的农民把吃猪肉当作了生活富足的唯一象征。
他还记起自卫反击战后他在长沙带兵,去湖南省农业厅查找致富的材料。他从综合处的一位处长拿给他的一大摞资料中发现的湖南湘阴东湖渔场,有个叫徐淑珍的养猪能手,一人养猪赚1.4万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他曾6次到东湖渔场学习。
恰在这时,从湖南传来一则消息:他在部队时的一个下级军官,辅助妻子养猪一年,竟获利1万多元。从这则消息里,他第一次知道添加剂这种东西。从此,他瞄准了养猪,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崭新篇章。从此,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开了30多年汽车,也修了30多年汽车的转业军人一头埋进了化学、营养学、药理学及一切能找到的有关养猪及饲料、添加剂的书之中。他认真分析美国久负盛名的“快大肥一号”、“福养多”等添加剂。他坚信,外国人能干的,我张道槐也能干!
1984年,他约来当时的广西战友,部队离休老干部蒋永彰,带着20来个当阳子弟,在广州租下了广州军区属下的竹料养猪场。经过1000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一种优秀的添加剂,他们给这种添加剂起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名字:“翠竹牌”,并研制出快速养猪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时,养猪场仅有的一台破电话铃声不断。
第一张汇款单从湖北省当阳县坝陵村飞来,仅有7元款额的汇款单却使张道槐看到了中国农民对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渴求,看到了添加剂生产市场的巨大潜力。
当年5月,由来自全国6所农业大专院校及五省市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15位专家组成了全国快速养猪法和复合添加剂评审委员会。当时我国养猪的现状是:大多数农民仍采用稀料熟喂的传统方法,猪增重日平不足0.5公斤,料肉比为四比一,饲养周期长,一般8至12个月,出栏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而国际水平生长期的三个阶段日增重分别为600克、700克、800克,增重每公斤消耗饲料分别为2.5、2.86、3.75,生猪出栏率美国为百分之一百四十九点六;日本为百分之一八八点八。横亘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被张道槐和他的农民兄弟缩短了。
由国家科委牵头与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在广州召开有28个省市自治区80多名代表70多家新闻单位参加的全国快速养猪技术现场推广会,推广张道槐们的快速养猪法和复合添加剂。
1988年,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匡算过,使用翠竹添加剂,每头猪可增值30至50元,翠竹集团六年共生产添加剂4.6吨多,能养猪9200多万头,按每头增加收入40元计,共增加效益36亿元。
三
陀螺立在一个点上才能旋转得快,翠竹人紧紧地钉立在“农”字上飞速旋转。继快速养猪法和翠竹添加剂获首届星火科技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后,翠竹集团又研制生产出翠竹牌植物添加剂,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随后是养鸡添加剂、养兔添加剂、养羊添加剂。犬吠鸡鸣、猪肥牛壮、林茂果熟……翠竹人为9亿农民构想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而张道槐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十大科技企业家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四
1994年,是翠竹的第二个10年,他们为国家已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个亿。年已六十有三的张道槐又豪迈地订出了下一个十年规划:实现那个200亿元的辉煌的梦。
200个亿,不容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今,全国几百家添加剂厂林立,而令人担忧的是,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翠竹牌添加剂的冒牌货。当翠竹人和关心翠竹的人为他们担忧时,张道槐却亮起他的大嗓门爽朗地笑着说:“孔夫子弟子三千,当初我搞添加剂时,全国仅有这一家添加剂厂,人们还不知添加剂为何物,那么,我也算是有弟子几百吧。以前农民年只能出一头猪,现在普遍年养两头猪,还节省了很多粮食。至于今后怎么做,翠竹人还是着眼于一个农字”。田纪元副总理曾三次和张道槐谈,要他牵头振兴中国的饲料工业,他打算和中国饲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联合成立中国饲料工业联谊会,用我国最好的配方来扶植最基层的县、区饲料工业。这样,饲料工业发展了,需要添加剂的可以通过最便利的渠道购到添加剂,农民可以富起来,假货也没了市场,我们的200个亿也可以实现了。
当你面对餐桌的“食有肉”心胸为之大快的时候,请对张道槐这样真诚的耕耘者默默致敬吧!
一个辉煌的二百亿元的梦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