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能打破这一切吗?
现实的情况是,有记者通过应聘服务员,通过卧底暗访,发现了俏江南不少“秘密”。包括餐具不消毒、装筷子的纸套回收接着用、员工工作服有臭味,死鱼冒充活鱼加工等。
这些事虽谈不上触目惊心,但却让人对俏江南“刮目相看”。有人对此评议:这些卫生问题,不管是不是员工个人行为,都证明俏江南的管理有问题。
上市搁浅
不管俏江南的扩张速度如何,作为上市的规模已经足够,不管鼎晖所支持的职业经理人是否被挤走,俏江南仍在致力于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鼎晖与俏江南保持了相安无事。
2011年3月,在通过北京市环保局出具的上市环保检查后,俏江南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
然而,俏江南并未在规定的60个工作日内等到证监会的书面反馈,而是在近日收到了相关部门“出于产业引导考虑,暂时搁置相关申请”的“口谕”,这也意味着俏江南的上市行程再次被“暂时搁置”。
餐饮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大量发生小额现金收入。客人需要开发票时,就有收入凭证,客人不要求开发票时,餐馆不会主动为其开具。这意味着不是每一笔收入都有收入确认凭证。而在采购时,也不是所有供应商都能够为企业提供发票。“到菜市场买菜,菜贩子没有发票”,这些日常经营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收入、成本无法可靠计量。
“一旦收入、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也就存在公司控制人调节利润的可能性。”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称。
此外,在纳税和给员工上各种保险的规范运作上,餐企普遍运作不规范。“有几个企业会为三个月换一次工作的农民工上保险?”投行人士称,监管部门需要看懂企业能够“明明白白地赚钱”,如果存疑,就难过审批关。
不规范纳税,不给员工上保险,则挑战了监管部门“企业应依法规范运行”的底线。
“为了能够实现上市,俏江南已经停止从2006年开始的加盟业务,而且已经开始回购加盟店,而每次谈及公司发展,俏江南都重点强调了海外市场。”一位行业人士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俏江南将上市当成了重要的发展目标。
2008年以后,公开资料中,俏江南没有再引入其他投资者。之所以选择鼎晖,公司称是看中其操作上市的经验。
此次上市申请的被搁置再次表明,上市依然是横亘在俏江南面前实现快速扩张的一道坎。
矛盾公开
在确信国内上市基本无望之后,张兰的情绪变得近于失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鼎晖进行了炮轰。
张兰回忆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低谷在3个月后就过去了,当中国经济开始显露复苏迹象时,鼎晖的投资还没有完全到账。张兰称鼎晖对其支持也很有限,“连财务报表都不要看”。
据了解,鼎晖投资俏江南后,张兰和鼎晖之间颇多争吵,当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A股上市时,双方只是小吵;当已明确不能在A股上市后,就免不了大吵。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某种程度上,鼎晖认为自己落入了陷阱”,主要源于,“张兰当初放出的豪言均未实现,伦敦、米兰、台湾开店的事情未见结果,鼎晖对于俏江南的业绩增长不认可”。而传闻,“据说张兰认为那么一点钱,没帮上什么忙,还想有话语权?”
“我们保持沉默”,对于张兰的“炮轰”,曾投资俏江南的鼎晖前合伙人王功权这样回应。
在张兰指责鼎晖之后,汪小菲很快在微博上进行补救,一方面指责媒体断章取义,另一方面强调“从鼎晖来的那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
PE业内人士对汪小菲这条微博不以为然,分析道,鼎晖被指责,不方便公开回应,就给俏江南压力。张兰不好出尔反尔,就由儿子出面唱红脸。这两家啊,肯定各自都有错,也都捏着对方把柄,鼎晖公开还击的话就是两败俱伤,私下施压俏江南也不得不听。
但张兰闹心的是,此时她不得不面对俏江南上市计划一再搁浅。双方吵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诉求和价值观不同。
俏江南的资本败局(4)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