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剥掉中国楼市“皇帝身上的新装”


                                                             房地产独立评论员:文/丁延平

     每到年底,预测来年楼市走向和房价涨跌的文章就多起来。但是预测归预测,无论是我国的《周易》还是今年流行的“章鱼帝”,对中国楼市未来将如何发展,都没有一个精准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2011年中国楼市受政策面影响变数巨大,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绝对不会比2010年弱。

     元月3日晚8点30分,笔者看了一期《中央2套》的财经频道房产论坛,颇为几位官方代表的精彩发言感到庆幸。庆幸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楼市发展中的种种端倪。其中一位官员的讲话可谓一针见血,犹如脱掉了中国楼市身上皇帝的新装,让人眼前一亮!

     今日中国楼市之怪像,原因之一是投资客、炒房团推波逐浪的结果。今年的“限购令”等政策措施有效地阻击了异地投资客对一线城市住宅商品房市场的“狂扫”。

     该期论坛还特地采访了去北京炒房的一位女士,她是看到身边一些朋友通过炒房赚了些钱才将苏州的厂房变现出好几百万来炒楼的。这种靠炒房赚钱的案例还非常之多,在社会上起了超强“示范效用”。以致于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不拘泥于微薄的工资、中小企业老板不安心再做实业。道理很简单,缺乏政府各部门严管的、自由化竞争的楼市“炒房”来钱快、赚得多!

    在前几年疯狂炒房时代,市场规律被颠覆,诸如房价收入比、房价租售比、投资回报率等市场定律变得畸形膨胀、不再实用。而且带来了明显的财富不均、社会不和谐等现象。正如某专家打的一个比方,近1-2年中国楼市就像是“即将爆发的火山”,“爆发”之前有多少炒房资金投进去,都像是“飞蛾扑火”,一旦“蹦盘”就会“樯橹灰飞烟灭”。因此,不抑制这些炒房客跳入“火坑”,以后难免他们手中的不动产会变成“火山灰”!

     政府和企业应着力引导投资、投机客转向投资于商业地产领域。

     现在,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房产大业,必须在“双轨制”框架下,建立起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比如保障性住房(90%的人对地方政府执行力度持怀疑态度)等,让各个群体的消费者能“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居所,实现“居者有其所”,把住宅商品房市场扭转到由投资牟利转向实际的消费功能。让更多投资客去商业地产投资,同时通过银行信贷政策,如加息等手段,回收市面资金流动性。

     反观今日中国之楼市现状,还是与土地财政等体制有关联,若不是乌纱帽要靠房地产拉动区域性GDP来保证,估计各城市地价、房价泡沫不会在2006年之后鼓捣并爆发。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核心点,不是因为现任主管官员比前任们真的聪明了多少,关键是心态问题,敢言不敢言、敢为不敢为、敢当不敢当!

     所以,笔者很佩服元月3日那晚论坛上各位演讲官方代表的勇气。他们发现了中国楼市的软肋和弊端,并给出了纠偏、斧正的方向,此举为中国楼市之健康发展,为不步美日楼市之后尘,确实开出了一剂“良方”。但是“良方”之后“猛药”还得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