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网亮点不足急需改变思路


    不久前我写了语音互动:一个被忽略的IM方式一文,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大家普遍感受到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以及各种流行IM沟通方式的增多,人类最擅长的语音互动沟通功能恰恰在降低,大家不约而同的认为,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在今天这样一个以金钱等衡量成功的社会更为重要。

 

    最近,我对国内三大运营商在语音互动也就是我提到的PTT方面的发展做了一些了解,不过,这项业务似乎并没有被中国运营商发力,说明运营商还是没有看到这项业务的影响力。

    其实,纵观三大运营商移动通信业务,都缺乏亮点并且严重同质化。在语音业务之后,传统通信业务只有短消息、无线宽带上网鲜为人知。新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传统互联网应用的延伸,诸如飞信、移动邮箱、音乐、游戏以及应用商店等皆是如此。

 

    当前,移动运营商面临传统通信业务创新乏力、收入萎缩而新业务过分依赖传统互联网公司和新兴移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尴尬局面。

 

    以中国电信为例,当初接手的原中国联通CDMA网络其实优势相对于当时的移动和联通的GSM网络较为突出,尤其是其CDMA 1X无线宽带网络的上网功能受到很多用户的青睐。另外,在向3G演进过程中,电信C网也是最快最平滑的。

 

    然而当3G在三大运营商同时发力一年之后,我们却发现C网的优势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其3G网络甚至可以和TD-SCDMA相提并论,其关键点就是缺乏亮点业务。

 

    以移动宽带上网为例,随着用户入网数量的激增以及数据的大面积爆发,本来三张3G网络各自有着一定的速度差距现在几乎没有太多的差异,用户的感受几乎都一样----慢。

 

    至于其他方面,比如终端、应用商店之类,事实上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差距非常接近。虽然联通有诸如IPHONE之类的明星机,但从2010年三大运营商3G用户数来看,其实都相差不多。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网络,也不在于终端及价格,而在于亮点应用的缺乏。如果从三大运营商的角度看,就是同质化业务过多,彼此缺乏亮点业务支撑。

 

    那么,移动运营商在传统通信业务上到底还有没有可挖潜的地方,有没有可能挖掘出亮点业务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的,比如我提到的PTT语音互动业务。

 

    PTT就是Push to Talk,也称之为“一健通”业务,是一种并不算很新的移动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话,就像使用对讲通话机一样。这一功能适合需要频繁中间联系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需要同朋友和家人聊天的个人用户。该业务的特点是使用简单、应用便捷、覆盖广泛、计费低廉,可有效地给用户带去便捷的业务,提高优质服务感知度。

 

    而这一业务我认为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够增进用户之间的语音沟通行为。另一个方面,这类业务就是运营商应该着力挖潜的传统通信业务,是能够促进差异化竞争的亮点业务。

 

    记得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中国电信基于800M数字集群政务网络和C网的PTT业务“天翼对讲”首次大规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天翼对讲”兼顾了对讲机和手机的两类功能,并且还进行了优化。只要按住手机上的PTT键,就可以建立单呼通话或组呼通话,具有“既是工作机也是手机、既能打电话也能对讲”的一机两用功能,在有电信移动网络信号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据了解,与通话距离通常只有2~3公里的对讲机相比,“天翼对讲”能在全国范围内呼叫、群聊,而且只算很便宜的流量费,对讲1分钟大概消耗70k的流量,才0.035元,非常经济实用。与手机通话相比,“天翼对讲”省却了查号、拨号的繁琐,并能在1秒内即刻接通。

 

    实际上,PTT业务早在2003年就在国内运营商就开始试点测试了,但当时的业务更多基于数字集群网络,覆盖范围较小,不同厂商和不同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做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更多地应用在一些大型活动和城市政府企业用户,没有大规模推广。

 

    而在国外,也有较多的运营商通过PTT业务提高了用户ARPU值并减少用户流失。如美国Sprint在2005年特别地并购Nextel,就是看准了后者出色的PTT业务运营能力。另外,Sprint在其CDMA网络上针对大众用户推出的PTT业务深受用户欢迎,成为其一大特色。

 

    相比其他两家运营商来说,中国电信在PTT业务方面,通过与原中国卫通的合并,无论是集群网络质量还是运营经验上都更具优势。尤其是基于3G CDMA网络的PTT业务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还能实现无缝覆盖,让手机与对讲机集成在一起,提供给个人用户更方便快捷收费低廉的通信服务。

 

    而这正是中国电信3G打造差异化竞争,给用户提供亮点业务的关键业务。据悉,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全国范围开始推广天翼对讲业务。从2010年1月正式商用至2010年11月,上海地区发展了8000多个“天翼对讲”用户,在物流快递、宾馆旅游、公安城管等领域很受欢迎。在后世博时期,“天翼对讲”业务在针对个人用户交友、即时通讯聊天、信息发布等方面,同样都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的优势。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业务运营的中国电信业务种类繁多,反而没有什么亮点,什么业务都在推,什么业务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可。我认为这是中国电信业务缺乏亮点的关键。

 

    如果中国电信想要打造差异化竞争,打造亮点业务,就不妨加大对PTT业务的推广力度,尤其是面对大众用户市场,积极加强与手机终端厂商的合作,提供丰富的融合更多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更时尚的对讲手机投入市场供广大用户选择。在宣传上,中国电信可以将PTT业务从几十个个人用户业务中脱离出来重点宣传,营造中国电信天翼特色品牌。

 

    如果能够将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以PTT促进人类语音沟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融入到推广当中去,我想这样的业务就会更具有人情味,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我十分看好PTT的前景,也希望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能够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