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经济学派不基于任何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


     

中国本土经济学派不基于任何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

钟永圣

 

20101229,科斯教授100岁生日。孔子曰:“仁者寿”,科斯教授当得一个“仁”字。

为了祝寿,国内经济学界的“大腕”、“角儿”粉墨登场,“借光”热闹一番。

科斯教授说对了:未来的经济学将由中国主导。

本人一向敬重的五常教授说对了也说错了,对错参半:说对了的一半是“目前应该是到了中国出现自己的经济学派的时候了”,说错了的是“如果有一个中国经济学派出现的话,一定基于科斯教授和我的理论基础。”

中国本来就有自己的本土经济学。

中国本土经济学不基于任何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

大家不知道的,或者自己不相信的,不等于不存在。这是“常识”。

三维空间的时空概念、引力概念和数量关系,不知道,没关系,牛顿告诉我们。

四维时空的弯曲空间、引力场概念和质能数量关系,不知道,没关系,爱因斯坦告诉我们。

中国本土自古就有自己的经济学,不知道,没关系,中国的经典告诉我们。不承认,没关系,老子早就说过“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早就说过“不可须臾离也”,没有人逼着我们了解和承认。不明白,没关系,早晚会明白,如果我明白了,我第一个告诉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者也。如果你明白了,我不期望你第一个告诉我,“你往那里一站,我就知道了”。从此,“钟也请从其后”。

毛主席说:思想的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季羡林说:看书就是让别人在自己的思想草地上跑马。

我说:顺着道是跑马,没有规矩就是践踏。坚决不允许占领和践踏。

毛主席在1945611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老祖宗通过《易经》告诉我们,要“与时偕行”,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我琢磨着,他老人家说的两座大山虽然已经被推翻了,但是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和不同时段,已经借尸还魂了:帝国主义摇身一变,变成了万千子孙,“亡我之心不死”,借着“人权主义”、“民族主义”、“享乐主义”、“时尚主义”、“自由经济主义”甚至“低碳主义”各种美丽或者不美丽外衣来逡巡捣乱。

单说这经济主义。

西方输入我国的“经济学”,始于1902年,严复先生节译《国富论》。把西文翻译成中文“经济学”的,是日本人神田孝平。当胡适向国民政府建议取消文言教育,切断现代人和祖宗对话的主要途径,随后大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数典忘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借用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演讲的话说,这个建议是“永世不得超生”的戕人慧命的行为。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大行其道,其学说可以三句话概括:人是自利的,资源是有限的,市场是竞争的。万千学子和亿万民众随即被圈进这思想的牢笼而不能自拔:自利演变成自私;竞争演变成斗争乃至战争。中国人的诸种美德逐渐被培养成诸种恶习。“邪师说法,如密西西比河沙”。

这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的“大山”。“美帝”不再以飞机大炮在门前燃起战火,因为他们的将军承认“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象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也不再以铁幕围起“冷战”,因为“北京不是莫斯科”;而是一方面以“好莱坞”运送暴力、色情、恐怖,当我们的人民和孩子津津乐道这些“时尚”、“性感”和“过瘾”时,毒气弹已经污染了我们的心灵,“心灵有病的人会不知道自己有病”;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学术”输送“自利”、“杠杆”、“竞争”,教唆善良的人民自掘坟墓。

这样的西方经济学如果是真的“经济学”,我宁愿去地狱。

中国的“经济”,是真经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注意用词,“独善”和“兼济”,即使发达了,也是要以“善”来“兼济”的,出发点就是“利他”;兼济的时候,没有分别心,天下一视同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古代圣君明主称“普利天下苍生”,现代领袖叫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经济行为,不能他利就不能自利,以善养善;天地有好生之德,资源是足够的,非分之想和非义取利就是自我戕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致富行为是自我精进超越的过程,不是与人竞争的过程。

中国的本土经济学是“活”的,是“开”的,是“无形”的,但一直是一以贯之、古老相传的。黄帝时代称为“精光大道”;周朝武王问箕子,后者告之“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曾子称“大学之道”;子思称“中庸之道”;汉代司马迁曰“货殖”,班固之后皆称“食货”,“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隋书》已有“经济”,宋代多称“理财”,宋代的王安石“参知政事”以“理财为至要”,叶适说“未有不善理财而成圣者”。汉代刘邦萧何曹参到清代康熙乾隆统统遵循“治道之要,贵在不扰”的中道经济理念,直至《古今图书集成》中《食货典》的编辑整理,中国一直有自己的本土经济学理论、数据、公理和实践,绝不是科斯教授批评的“黑板经济学”,真正是“经济学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不管什么学派,宣称以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为基础,已经OUT了。英国女王针对2008金融危机原因的皇家学会之问,索罗斯的双向作用反射理论的提出,阿克罗夫和希勒《动物精神》的自我退化式的解释,都让西方经济学捉襟见肘、穷途末路。中国本土经济学才是正在登台的“时尚达人”!或者,“潮人”?随您。

且听老寿星的三句话吧,括弧里的话是博主认为的“潜台词”:

科斯:几百年前,早在西方世界崛起之前,中国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这个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之中。(钟永圣:没有足够正确的理论指导,“巨大的成就”依何而得?指导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学问不叫“经济学”叫什么?指导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学问不叫“经济学”叫什么!!)

科斯:我想说的其实跟我的生日没什么关系。中国经济学家应该做的,就是以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为基础对中国经济进行研究,采取历史研究、统计研究或分析研究等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一定要建立在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的基础之上。(钟永圣:老爷子是说,给我搞庆生会和你们的经济学研究无关啊,这不是你们经济学家应该做的。你们也不要老是盯着西方,大S毕竟是人家的媳妇,你关心关心自家的情况啊,关心自己的家庭运行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啊)

科斯:我现在已经100岁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在生活中经常感到很吃力。就像我经常对你说的,人千万别老。不过我确信,中国的经济学家定会尽自己的努力搞好研究,并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钟永圣:唉,我已经老了,你们中国有句老话,风水轮流转,我老了就是一个符号,好玩的经济学在西方已经快要绝迹了,该轮到你们上台表演了,你们老围着一个已经谢过幕的表演者干什么?你不练习“台下十年功”,哪里会有台上一分钟啊?真是斯蒂芬说的,“蠢到死”!别浪费时间了,没看我100年都过去了吗?瞎忙活什么啊?干点正事行不行啊你们!)

    中国有自己的本土经济学。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倒是她的内容,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研究是这样: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中国本土经济学,就是:善财;如果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德本财末;如果用八个字说明,就是:天人本一,德财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