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1月8日星期六下午2点,孙云晓将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4层出席《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作者与读者见面会,欢迎网友们光临。特别是有需要当面交流咨询的朋友,这是一个好机会。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这里发表有关专家学者的最新评论。

作答“钱学森之问”的青少年教育思想库

——读《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有感

郝向宏

2009年的时候,“钱学森之问”把“我们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抛给了所有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人们,从家庭、学校到整个国家,都在思考着如何作答“钱学森之问”,都在研究如何才能持续培养出堪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创新型青少年人才。认真读了《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我深切地感受到,这套丛书是作答“钱学森之问”的青少年教育思想库,应该可以作为凝聚社会与学界智慧结晶的纲要,与政府部门制订的中长期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一起,构成对“钱学森之问”的国家回答。

实际上,“钱学森之问”提出于2005年,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贡献,也进一步促使人们深入思考青少年教育问题。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不得法,实现国家民族的发展就是一种奢谈。越是对客观规律深入研究的科学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就越是关注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代表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一代的身上。194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迷题”:他说,“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比李约瑟稍早一些,深知办好大学对于国家民族发展重要性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坦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良好的青少年教育,是持续性产生大师巨匠的深厚土壤。《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一代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青少年一代成为托起新一代朝阳的活力迸发的地平线,如何培养青少年一代成为支撑科学巨匠的“巨人的肩膀”,提供了富有启示意义的解答和具有突破作用的指导。

独立思考能力差是中国青少年身上经常被诟病的缺陷,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也就谈不上成为创新型人才。孙云晓在本书中极其重视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把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培养新一代朝阳”的基础和前提,并强调,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会“人将不人,国将不国”。这样的教育理念无疑是适合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青少年培养目标的。国际上少儿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中最为闪光的就是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倡导和践行:教育他坚定自己的创意,哪怕其他人都说这是错的。非但如此,孙云晓还给那些苦苦思索独立思考教育却陷入迷惘的教师以鼓励和提醒,“成年人缺乏独立思考,是导致青少年难以独立思考的重要原因,是一种悲剧人格的遗传。”这让我们深刻地回想起理查德·尼克松说过的那句话:中国的教育主要是教孩子服从,不准叛逆,培养的是守业人才,结果是失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独立思考必须依赖于独立人格的确立,并在一个平等代际沟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但这却与中国父母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孩子间的代际冲突,往往成了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并卓有建树必须越过的沟谷。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从2005年起,每两年发布一次《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孩子沉迷网络存在两大重要推手,一是父母管教特别严格的家长制家庭的孩子网络成瘾的比例高于民主型家庭的孩子,二是母亲比父亲在管教中作风强势家庭的孩子网络成瘾比例高。孙云晓在书中给这两种类型的家庭开出了正确教育孩子的药方:对于专制型家庭,他提出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的思想,认为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幸福,这个时代需要两代人共同去超越。对于父爱缺失型家庭,他认为父教的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缺钙,父亲是帮助剪断母亲和孩子之间情感上过于信赖的脐带的人,父教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学会当父亲应该是一项最重要的人生成就。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不但是孙云晓多年从事少年儿童教育的经验总结,同时,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时代规律。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深化扩展,非但能够给因孩子的抗逆而陷入痛苦中的父母一个方法和心理的支持,同时,也能为整个青少年教育创造知识成果的有益积累,产生能够比肩于甚至超越于劳伦斯·斯滕伯格的《青春期》的巨著。

《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包含的内容缤纷多彩,展现的思想珠玑闪耀,是在网络时代运用网络激发灵感、依托网络集纳智慧和借助网络传播思想的有益成果。正如连任美国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他的任期内发表的30次“炉边谈话”对提振信心引导人们克服大萧条困境一样,孙云晓连续10年在中国青年网进行的120多次“网上对话”给整个社会提供了突破青少年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建议关心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政府、企业和公民,都来认真地阅读这部丛书,共同携手培育一代又一代创新型全素质的人才。孙云晓写于1993年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已成为过去,夏令营中较量的主人公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较量的主体,以90后、00后新生代为代表的青少年一代,又将在从夏令营到国际舞台的全过程中进行新的更为激烈的较量。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从《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中将会前瞻性地发现能够让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较量中“不断胜出”的思想精华和基因线索。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童年时的情形,就是长大后的样子。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