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605 罗斯福与雷日科夫 读书笔记 邹蓝
1930年大衰退,美国经济一片萧条,失业非常严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措施之一,就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用管饭和低廉工资的方式大量雇佣失业的年轻男性做造林、筑堤坝防洪、救火、修路等公共工程项目。其名目为环境保育团(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美国的第一波高速公路,就是那个时候以这样的廉价劳动力建筑起来的。而那些失业者,也因此得到了一些报酬而得以熬过那最艰难的时代。而战后的恢复,则因为有了大量改善的基础设施而得以加速。
邹蓝评论:中国遇到经济周期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来一箭双雕。80年代后期开始扶贫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就是一个开端。不过那只用于贫困地区。而经济周期时,全国各地都可以用。当然,前提是聘用大量失业或者就业不足的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这样做,国库还是需要有点积蓄的。国库空,粮库空就没有办法玩这个办法了。但是现在国库极其充盈,西部大项目上了不少,可是都是设备密集型的项目,却不太肯用人,雇佣农民最多也就是挖土抬石子。因此这些项目,方向对了,具体走的路线错了。
上瘾五百年 FORCES OF HABIT: Drug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y David T. Courtwright 2001, The President and the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雷日科夫写道,位居党的职位等级前三级的要人都是社会精英。我要附带声明:是他们所居的位置使他们成了精英。虽然常常正是个人的品质--无庸讳言,有时并非最好的-把人推上了这几个台阶。
位于最高层的使政治局委员,中间是候补委员,第三级是书记处书记。一切都给他们一劳永逸地定好了:在主席团的座次谁挨着谁,登上列宁墓检阅台的顺序,谁主持会议,谁有权上什么照片,更不用说谁有什么别墅,多少保镖,坐什么车等等。……三个级别的人之间的任何关系,都不能延伸到办公室之外,……与同事的非公务联系会被认为是企图串联。
……最高一级的是政治局管干部,包括部长会议主席、他的副手,部长、国家委员会主席……。下一级领导干部即副部长,由中央书记处主管,即由书记处集体批准职务。最后是各总局局长,部务委员会成员,这些职务由中央委员会各部长审批。
邹蓝评论:在另外一个极端,美国英国等国家,元首与副手之间,内阁成员之间的互相往来很不少。比如赖斯国务卿,甚至口误,把我的总统,说成是“我的丈夫”。一个外交部长,把总统口误是自己的丈夫,居然什么狗屁的麻烦都没有。
不过到苏联的部长及其以下级别,官员之间的私下往来大概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了。因为没有看到雷日科夫进一步提到。
大动荡的十年
俄国 尼古拉•雷日科夫(曾任苏联总理)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