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职场人最关心的TOP4大事件


    新年伊始,总给人带来希冀;新年钟声,总让人憧憬未来。过了农历新年,我们职场人就要面对2011年的新挑战了。回顾2010年发生的种种,人们似乎还来不及咀嚼个中滋味,新的一年,又将新的机遇和磨炼推到我们的面前。站在新年的门槛上,预测四个2011年职场人士最关心焦点,和大家分享。

 

    TOP 1薪资情况

 

    主要关注群体:所有职场人士

 

    关注度:★★★★★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除了眼下的年终奖和各类分红之外,大家同样关注的是新一年的薪资行情。在经历了2010年通货膨胀的大环境压力之下,我认为2011年全国各个行业都会有结构性的薪资调整变动,当然,薪资调整的情况各个行业难免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士而言,薪资所得直接说明了你目前的职位在工作单位的重要性,工作表现也与薪水的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倘若工作专业性强,在职者成绩优良,薪水势必也会明显且令人满足地提升。但是,如果薪水确实比同行低,我建议可以到专业的人力资源网站等相关的机构进行咨询,获悉行业的薪资情况,以便可在适当的机会向老板提出调整薪资的合理要求,有助于提高自己薪资。

 

    TOP 2:求职

 

    主要关注群体:高校毕业生及其父母

 

    关注度:★★★★

 

    每到年初,作为初涉职场的新鲜人,即将毕业的数万名大四学生也开始四处出击、投递简历,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积极行动起来。因为,对于即将于今年毕业学生来说,春节前后将是他们必须抓住的最后一个求职“旺季”。然而,面对职场中“一个饭碗几十人抢”的激烈竞争局面,为了减轻家长和自身的压力,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认为“随便找一份工作,积累点经验也好”,即使工作并不如意、岗位没有发展远景,也匆忙同单位签下了协议书。甚至有的应届生将第一份工作作为“跳板”,工作两三个月后辞职,重新参加求职大军。

 

    对于这种心态,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动画双修班教学主任认为风险较大:他表示第一份工作好比“初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份工作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今后职场生活的发展,建议应届毕业生要为自己做好正确的定位,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找一份与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职业规划相符的工作,勤恳工作,多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同时作为以后职业发展的一个起步点。

 

    TOP 3: 逃离北上广

 

    主要关注群体:大城市中的低收入打工者、致力于留住人才的HR

 

    关注度:★★★☆

 

    如果说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因高房价、生存压力大等原因,使白领们不堪重负,一些白领旗帜鲜明地喊出“逃离北上广”的口号,那么在2011年,将是更多人将其做出实际行动的一年。

 

    许多身在类似“北上广”大城市的职场人士普遍的困惑是:为什么在大城市,拿着一线薪水,却只感到压力重重,而选择二线城市的人,拿着二线薪水,却获得一线的生活品味?在2011年,也许会有许多的职场人士认真审视这个问题,但是我的建议是,无论如何选择,都要三思而后行,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一样,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重拾理想中的生活,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而是深思熟虑的抉择,一线城市不会因谁的离开而受损,放弃“北上广”只是个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最终影响的只是选择者及其下一代的未来。

 

    TOP 4:职场软实力

 

    主要关注群体:计划升迁、跳槽的相关职场人士

 

    关注度:★★★

 

    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白领觉得,应聘时由业绩、能力、学历等“硬指标”说了算,但在实际工作中,“能交际、酒量好、会打扮”等软实力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伴随着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我认为在2011年,“职场软实力”这件事情依然会成为职场人士的关注焦点。

 

    我身边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报名参加“软实力”培训班的人,这些人都有想要升迁或开拓视野版图的意愿。

 

    西岸国际语言中心的研究专家认为,“软实力”的走红的确是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体现,在群体中彰显自己的才华,激发“自我显现”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自信的体现,在适当的时机也能为职场中的有心者赢得晋升的机会。但是“软实力”毕竟只是职场中起辅助作用的职业因素,不能独立于工作能力、学识才华之外发挥出决定性作用,所以我建议所有的职场有心人应该把“软实力”和“硬实力”整合发力,这样才能成就一个有名有实的职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