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决刹住把保障房当年终奖的歪风!


    近日,有网民发帖质疑云南大理鹤庆将607套廉租房分给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的职工。该县政府的回应并未否认相关事实。(据1月25日《云南信息报》)

  按照当前的制度设计,谁来住廉租房?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但在鹤庆,廉租房竟然成了教育、卫生、计生三系统职工的“年终奖”,更令人错愕的是,公示的申请者中,既有卫生院院长,也有中学校长、副校长、医院主治医师、计生干部。很显然,这是一种权力掠夺式的鸠占鹊巢!

  官员申请廉租房,令人费解。毕竟,廉租房的一大特质就是只租不售,它不同于经适房,申请到经适房或可渔得大利,官员有必要看得上廉租房吗?其实,权力具有贪婪性,大利要,小利也要,经适房转手倒卖能赚大钱,廉租房转手一租也能有些油水。

  当然,在谴责这些权力申请者的同时,更该追问的是,他们为何能够申请到廉租房?一个简单的事实便是,当地在制度设计时十分偏颇和扭曲,当廉租房分配只朝向教育、卫生、计生这三个系统,公平正义便荡然无存。

  其实,当地的做法并不孤独,放眼现实,权力偏颇化是不少地方官场的“拿手好戏”,比如财政只投向机关幼儿园。再比如,某地人大代表甚至建议政府应当“对公务员的身体检查、健身活动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助”,提高公务员退休工资标准……在这种语境中,廉租房成了教育、卫生、计生三系统职工的“年终奖”,又何奇之有?

    据了解,鹤庆县是一个贫困县,至今依然有很多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的也很多。而根据鹤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801元、2350元!此次荣获“大红包”的,绝大部分工资收入就超过2000元,也就是年收入2.4万元到5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奖金、外快等等。试问,在名单之中,有哪几家领取低保了?再问,鹤庆是否有领取低保之人?难道领取低保的大部分的房子会比名单上的更宽敞更好住??

    更令人叹息的是,当地的回应很怪诞,鹤庆县政府新闻办回应称,“2009年1月起入住的118户和2010年2月入住的180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基本实现了最低收入家庭的应保尽保”,“结合实际,经县委、县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先解决全县乡镇教育、卫生、计生系统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607户。”如此说辞,匪夷所思,难道鹤庆全县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总共只有298户,而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的困难家庭就达607户?    

    日前,中央宣布,今年我国将开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相比2010年增长70%。舆论欢呼,住房困难人群有望梯次享受保障房阳光了,而昨天发布的楼市调控第三波:国八条 中也重申“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现在看来,我们也不宜过早乐观!如果不遏制一些地方权力侵蚀廉租房的现象,保障性住房对相当一部分住房困难人群来说恐怕将是一片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