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见得太多的是中外合资公司,现在轮到中中合资公司了。广汽吉奥的成立和它的未来掀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的一页
ABR记者 葛帮宁
缪雪中的全部汽车家当就是这些——从大的方面说是总设计产能为30万辆的杭州萧山、台州路桥和山东东营三大整车生产基地,生产微车、皮卡和SUV三大系列产品,从小的方面说只有不到3000名员工,还有2009年3万多辆的汽车销量。
在中国汽车行业大版图上,吉奥汽车只能算个“小不点”。但是广汽集团就是看上了它。
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半年之后,2010年12月9日,同一个地方——杭州西子宾馆,两位主角——49岁的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和39岁的吉奥控股集团董事长缪雪中再次一起面对媒体。
这次他们分别以广汽吉奥董事长和总经理名义接受联合采访。聚光灯下,两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在这起被喻为“国内汽车国企和民企创新合作典范,开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新模式”的重组案例中,曾庆洪为缪雪中带来了“大广汽”背景——资金、技术和管理;而缪雪中则用微车、皮卡和SUV弥补了广汽集团的短板。
曾庆洪这样解释广汽集团携手吉奥汽车的原因:“第一,从产品布局看,吉奥汽车在二三级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做得不错,这是跟广汽最大的差异性;第二,从地域考虑,长三角一直是我的梦想市场……这两个因素使我们走到一起。”
此次并购完成后,吉奥汽车已进入广汽集团。至此,广汽集团旗下汽车品牌达到了8个——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广汽日野、广汽客车、广汽吉奥,其中自主品牌4个。广汽的算盘是将它们整合成一支舰队。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年销量以百万辆级递增,同比增幅20%以上,堪称世界奇观。但广汽集团却给人淡出之虞,加之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上行动迟缓,令业界扼腕。
尤其是,那些曾经跟广汽同处一级的汽车集团也早就把销量做到了百万辆,而广汽却还在几十万辆里转悠,心高气傲的广汽自然不甘心落后。在重塑新的竞争格局过程中,它必须想办法迎头赶上。
将吉奥汽车揽入怀中,自然更有利于做强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自主品牌要占据50%的巨大市场份额,谁做到谁就是英雄。时不我待,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尚无建立真正的龙头,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等都是这一轮竞争中的候选者,并且都希冀在十二五期间能够真正壮大。
在曾庆洪看来,候选者们与国际汽车品牌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技术。他的办法是在“大广汽”棋盘里进行资源整合。比如一直让自主品牌头疼的关键技术——发动机,广汽业已形成四个系列七款产品,接下来广汽还会考虑跟外资合作发动机,如广汽菲亚特,虽然“这种资源之间如何互补,来做强自主品牌,仍需要探索”,但前景看好。
因此,尽管广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这是曾庆洪自己也承认的事实,但这并不妨碍他笑到最后。
广汽入主吉奥汽车后,按照双方51对49的股权结构,广汽将向合资公司派驻相应管理层,届时这个企业可能不再由缪雪中说了算,缪究竟是何心态?2010年4月双方签订合作意向后,媒体上就充斥着诸如此类的疑问和说法。
缪的回答是:“角色转换属于心态问题,我的心态一直很好。只要符合吉奥汽车发展的,我们什么路都可以走,什么创新之举都可以尝试……所以,我一点也不纠结,一点也不矛盾。”
语气斩钉截铁,缪雪中何以至此?显然,他已经知晓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大格局:一是大品牌时代的到来,如果没有一定的品牌高度和品牌知名度,未来将很难获得消费者认可;二是大整合重组时代的到来,这是符合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大方向;三是大市场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农村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的发力。
缪雪中对《汽车商业评论》说:“如果仅靠吉奥汽车单枪匹马的努力,在高手林立的竞争环境下,我们可能很难有所作为。但如果有大广汽的背景,对吉奥汽车而言也是个契机。”他同时表示,“在‘大广汽’格局下,坚持差异化发展模式,做大皮卡、微车,做强SUV的发展方向并未改变。”
正因如此,在合资公司成立仪式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对新企业表达了“两个希望”:希望广汽和吉奥双方领导精诚团结,使两家企业的文化尽快融合;希望广汽吉奥抓紧时间,时不我待,尽快下沉网络,充分利用目前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扩大销量。
2010年12月20日,已并入广汽集团摩下的广汽吉奥与广汽菲亚特、广汽长丰和广汽乘用车一起亮相广州车展。广汽吉奥除了发布以英文字母“GO”为基础元素组成的新标识外,还带来了横跨三大业务板块——奥轩系列、星旺系列和财运系列的10款车型,其中新车6款。
“广汽吉奥的舞台,当然不会仅限于此。”广汽吉奥一位高层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你将看到一个基于五大平台6款产品上持续发力的广汽吉奥。”
从更长远看,广汽吉奥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逐步投资60亿元达到年产销50万辆,从而助推“大广汽”在十二五期间完成300万辆产销目标。在中国汽车行业“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当下,广汽吉奥能走到心中这个目的地吗?
《汽车商业评论》独家获悉,广汽吉奥正在全力打造的5大平台,其中微车平台2个:传统微车平台定位中低端;新式微车平台以轿车化平台为基础,其前置前驱产品将在2011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2013年量产。
SUV平台2个——城市SUV和越野SUV,产品定位于“顾客需求量最大的4.5米~4.6米5人座,大小适中”,不做最小尺寸,亦不做大尺寸。更甚的消息是,其动力总成将直接匹配广汽1.8L和2.0L发动机。
小卡平台定位农村市场,既能坐4~5人,又能拉1~2吨的货物,定价3万元以下,目标是替代技术含量低且不安全的三轮农用卡车。而跟越野SUV共用一个平台的则是皮卡产品。
鉴于6大产品大规模出现将是在2014年,我们乐意到时看到广汽吉奥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提是做好品质,控制好成本——对于这家公私合营的中中合资公司,或许并非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