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关注南京两会上的消息:
6年后南京人收入将翻一番(A2赵)
《南京晨报》说,昨天,经过多次讨论后,南京十二五规划(草案)正式与两会代表、委员见面。规划重点关注了民生,提出:实现农民收入5年倍增,城市居民收入6年倍增。
去年咱们读报说过居民收入的7年倍增计划,而且那条消息还说,这个倍增是让居民的收入实现真正的翻番,而不是数据上的“被翻番”。当然,这是好事儿,听起来也很让人兴奋。但是当时我提出了一个担忧,7年前,南京的住宅均价只有4000左右,而现在已经过万了。还有CPI的上涨,6年之后,又何止是翻番。
所以,十二五规划制定了一个美丽而伟大的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期望看到,政府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之外,也能在控制房价、稳定物价方面,有更多的建树。
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必备的条件是收入和消费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所以我们期待,十二五规划不止能让百姓赚的更多,还能让大家过得更好。
南京晨报还说,
半年时间,让南京九成路面没有积尘(A3 赵)
除此之外,报纸说,南京市环保局局长韦昌明在谈及“蓝天计划”时,提出今年的蓝天目标是310天,优良天数力争达到85%。
2009年,320天的蓝天目标,南京没有完成;2010年320天的目标,到了10月份就已经宣告泡汤了。所以现在,目标降下来了。或许目标能实现,但是这也很难让大家满意。毕竟,关于目标,应该是指哪儿打哪儿,而不是打哪儿指哪儿。
一早一晚,过江隧道应该定时免费(A13 赵)
《现代快报》说,今年两会,“过江难”仍然是关注的热点。去年过江通道建成通车,但难题仍然没有破解:一边是大桥仍然拥堵如旧,而花巨资新建的过江隧道却空空荡荡:两会委员现场数车,5分钟只有43辆……这几年,咱们听到很多规划,就是到哪一年,南京会新建几条过江通道。而事实上,过江难并不是难在过江通道太少,而是卡在“收费”二字上。
现在,过江隧道已经由政府出面回购了,这回购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钱,为啥不能让市民得到实惠?有关部门建过江通道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方便南京市民过江呢?
看个感冒排队“乌泱泱的”(胡 A14)
《现代快报》说,近日,南京有网友反映,自己感冒到大医院看病,没想到排队的人乌泱泱的,排了40分钟才戳上针,更要命的是,感冒的发烧的发炎的,居然挂的都是抗生素,挂水的人,有的连座位都找不到,护士忙得脚不沾地……
南京市市卫生局局长胡万进说,其实感冒不一定非得挂水,有的感冒吃点药就可以了……现在南京正在尝试用市民卡看病,用市民卡开通医疗自助服务,自己完成挂号、缴费、打印检查单等多项服务,可以省去很多排队等待的麻烦。春节前,南京将有六家医院陆续实行市民卡就诊……
排队,看病、存钱、买车票、坐公交甚至吃饭下馆子,现在都得排队,大家都麻木了。至于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国际卫生组织有过统计,中国是抗生素使用最频繁的国家,这一点,我在医院照顾病人的时候也深有体会。所以,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刚才提到的便民措施之外,相关部门也能有这方面的努力。
春运方面的消息:
19日春运,今起赢抢票高峰(胡 A23)
《南京晨报》说,由于春运时间提前,学生、民工客流都在春运前提前启动,这导致今年的客流提前。而由于19号正式进入春运,以往的经验又表明节前5天易出现客流高峰,可以推测,今天将迎来购票高峰,相关部门建议,返乡旅客应合理选择公路、铁路交通,必要时可选择换乘……
土地出让期满后无偿收回(A2 赵)
《扬子晚报》说,上周,2011年上海土地交易市场首拍平淡落幕,但预申请须知中“出让人收回并补偿相应残余价值”这一“史无前例”的规定,在业内又掀起了继《物权法》之后,新一轮关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如何处置的争论。报纸说,其实去年9月,上海的一些预申请须知中就有这样的规定,更有甚者,有的还规定:土地期满后的处理方法为“出让人无偿收回”。
对此,很多业内人士都有异议。更何况,这个“游戏规则”还有悖于法律: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就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个税起征点修改方案年内难实施(A2 赵)
《扬子晚报》说,近日,市场风传,新的个税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新方案可能不会改变2000元的起征点,但拉开了税率级次,同时对税率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尽管新的个税调整方案越炒越热,但是结果很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税务总局的官员说,其中涉及到的各方面问题实在太多,今年内恐怕难以实施。
从04年开始,我国个税调整就出台了草案,开始被各部门研究,现在依然是遥遥无期;另外去年年初各媒体热炒的国民收入分配调整,目前也已很少有人提及。反观那些涨价、增加税费(比如房产税,还没搞清其征收目的、依据等,就已然要一季度开征)总是雷厉风行,说涨就涨,说征就征……来而不住非礼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发扬下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传统。
网友热议最高科技奖500万奖金:只够买套房
大河报的消息,清华大学一位学生在网上发贴说,他在实验室里一边做实验一边和导师唠嗑,说到国家科学技术奖出来时,很惊叹地说,最高科技奖奖金有五百万,好多。结果导师一个白眼砸过来:五百万算个啥,刚好一套房子,还不带装修和物管费的……
国内茅台售价系国外两倍 与经销商转手过多有关(赵自选)
《海峡都市报》说,近日,天价茅台酒的消息炒得是沸沸扬扬。可谁知,这些在国内千金难求的茅台,在国外居然并不昂贵,价格仅仅是国内的一半左右。这就引得海外华人纷纷抢购带回国。以德、澳为例,在国内要卖到1200元的500ml飞天茅台,在那里的售价折合人民币不过600元左右。
业内人士说,国内茅台酒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中间经过层层经销商,价格自然节节攀升。业内人士只是说出了一个表象,为啥要经过层层经销商呢?恐怕还是特权在作祟吧。而且,国外卖的便宜的国货还不止茅台,联想电脑,中药材,上等茶叶等等……都榜上有名。
有网友评论说,真杯具!买加了关税的海外产品,贵,只能认了;没想到买自家的东西,竟然被宰的更凶。
福建上杭经适房申请者87%为公职人员 称均合格(赵)
《京华时报》说,今年1月13日,福建上杭县的一份“申购经济适用房符合条件人员名单”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这份名单显示,申购者中有87%是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更令人诧异的是,有些“公仆”自报的收入竟不足500元每月!低于当地60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而针对网上的质疑,上杭县城建局回应称,公示名单都是经过初步核实且符合条件的。
类似事情在我国各地频繁上演,处理结果也大都不了了之。记得韩寒在博客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国写杂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素材很多,但大都是类似的事在不同地点、不同人物身上轮番上演罢了。写杂文的人很容易就麻木了。
我们不能麻木,政府更不应麻木。
古村落成“摇钱树” 专家:几乎每月落消失一座(赵自选)
《北京晚报》说,我国一些著名的文物专家近日表示,目前我国尚存古村落4000多个,但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几乎每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消失。而一些保留下来的有特色的古村落,也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摇钱树”,遭到了破坏性的旅游开发。
现在的中国很有点败家子的味道,不仅挥霍着老祖宗们留下的遗产,也透支了未来:环境、食品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欠帐,不知要让子孙们还上几代。
学校附近饭店每日当堂活杀毛驴学生受惊吓失眠(胡 自选)
《新民晚报》说,在上海市宝山区,有家饭店主打“活杀现做”的卖点,每天就在门口活杀毛驴。旁边还没被宰杀的狗、毛驴都被吓得瑟瑟发抖…而且,在饭店周围还有一家学校,学生上学放学都会目睹到这些血腥的场面,胆小点的学生都会尖叫着跑开,有的学生甚至吓得晚上失眠……
文章说,现杀现卖缺少宰后检疫这一关,肉类未经质量检测,卫生状况不容小觑……现在在一些原始部落,有些土著人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那是条件所迫,文明社会中,没人愿意回到那种生活状态……我们人类一直在摒弃原有的落后、野蛮,向更文明进化,那些血腥的、极不人道的东西理应逐渐远离文明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