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收费是“关系民生”,还是敛财工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00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十一五”发展与“十二五”展望等方面的情况。

  翁孟勇指出,有关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我们非常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事的关注。因为公路本身就是带有公益性,而且公路的收费关系民生。但是,收费公路政策在中国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期,可以这样说,没有收费公路的政策,就没有中国交通的现状,也没有我们刚才所说到的农村公路取得的这些成就。我想要强调一点,收费公路政策对支撑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中国网)

  避重就轻,含含糊糊的强盗态度!没人说收费不应该,我们老百姓是说收费太高了,因为需要有人来管理,但是不能漫天要价,只要能维持高速路营运成本即可!事实是,很多钱都流到私人口袋,老百姓交纳的买路钱已经远远超过建设公路的实际投入,多交的钱都流到利益集体和个人的腰包了,别打着大幌子骗人了。

  “公路的收费关系民生”,这些公路收费真正用于民的是多少,有没有1%,为什么现在每一条新修成的路又都说是贷款修路?又要继续交过路费?大部分的过路费到底流向哪里了!关系民生?还是中饱私囊?想要取信于民那就要公开这些费用的去向? 而不要打着公益的幌子而把钞票都落入了个别人的口袋,成为个别部门用来赚钱的工具,我们希望管理部门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而不是被逮了再去后悔。

  又是关系民生问题,交通部又走向了“国际惯例”:现在世界上大概有六十多个国家采用我们现在这样一种收费公路的政策。其实,所谓的六十几个国家都有收费公路,那要看是什么公路,是不是国家修建的,还是地方政府修建的,还是个人出资修建的,还要看这些收费公路占全国公路的百分比。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有收费公路14万公里,而其中70%在中国,中国收费公路超过10万公里;国家审计署2008年对18个省、市收费公路进行审计调查,其中16个省(市)截至2005年底违规收取通行费149亿元,一些公路获取的通行费收入高出投资成本10倍以上……中国的收费公路甚至已沦为公路私用,恶化民生的推手,难怪舆论对偷逃过路费的犯罪分子“恨”不起来。

  在我国类似乱收费公路这样的怪事还很多。税务部门日前公布,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万亿元,相比2009年增幅为22.64%。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多年高速增长,而去年其增幅又是我国GDP增长的2倍多。近日有媒体举例说明了我们所面对的税负现状,一位在上海工作5年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月收入约9000元,每月个人所得税为701元,除去个人需要缴纳的三险一金,到手仅为6600多元。经济高速发展,而居民工资水平多年不涨,这难道就是政府改善民生的结果吗?

  所谓的贷款修改收费还贷,实际上很多公路已经还完了贷,过了收费的期限,但又找了各种名目继续收费。公路收费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其中有巨大的市场和利益链。看看我们周围的搞交通的就知道了他们多有钱。只是这种代价转嫁到了我们普通人身上。公路免费看来是个遥远的梦。